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因为贵妃怕冷,所以各处宫殿中,一入冬便燃着碳炉,唯恐贵妃受凉。
      殿内。
      依旧是歌舞升平。
      李隆基只穿着一件粗麻中衣,靠在杨玉环的怀中,手里捏着酒杯,一边饮酒,一边随着乐声敲击着桌面。
      杨玉环则手捧着一份奏疏,轻声念诵着奏疏上的内容。
      冠军大将军高力士候在一旁,随时等候着皇帝的差遣。
      “……今请圣天子允,三道兵马合练,征讨不臣之吐蕃。南下天竺,再开中原,建大唐万世基业。臣,御史中丞、安西节度使高仙芝。”
      这份刚刚从安西送来的奏疏,被杨玉环诵读完毕。
      李隆基却是狐疑的恩了一声,当即放下酒杯,目露疑惑,看向一旁的高力士,招招手。
      “圣人要作甚?”
      高力士鞠着腰,目光从那封刚刚由他带到殿中的安西送来的奏疏。
      李隆基的双手手掌开始轻轻的拍在桌子上,脸色略显凝重,目光不断的游走转动着,看得出正在思虑着事情。
      少顷。
      李隆基抬起头:“你说,那高水寒当时在朝堂上所言,是否都是他高家父子二人早已商议好的?”
      若是没有这封刚刚从安西送来的奏疏,李隆基一直都觉得,当日在朝堂上,高水寒那番话,为了救下王忠嗣远大于他所描述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李隆基到今日都没有对建造镇海巨舰,做出明确的安排。
      他想的就是,三道兵马征讨吐蕃是现在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只要王忠嗣以戴罪之身,和高仙芝一同征讨吐蕃,立下功劳,他就能借机将王忠嗣官复原职。
      而不对高水寒所描述的天竺之地和镇海巨舰之事做出安排,则是为了拖延时间。
      一来,是为了验证高水寒所言是否详实。
      而来,这小子也算是顺了圣意,出手搭救王忠嗣。李隆基觉得自己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自然要维护一下这小子。
      只要他没有给出安排,那么就不算那小子的军令状生效,如此三五载之后,王忠嗣和高仙芝打下吐蕃,有这两人的功劳在,就算高水寒这时候的事情被翻出来,大抵也无碍。
      但现在。
      安西竟然送来了一封请求三道兵马征讨吐蕃的奏疏……
      高力士目光转动,也是立马就反应了过来,知道皇帝为何要这样问了。
      他当即缓缓开口:“按着从长安到安西的路程,这奏疏差不多,是在那日前就发出的……”
      这就是事情的关键。
      高仙芝要求三道兵马征讨吐蕃的奏疏,发出在前。
      高水寒于朝堂之上谏言,发生再后。
      这就说明,高水寒当日所言,并非单单是为了搭救王忠嗣,而是早就与高仙芝商议过了的。
      而在奏疏中,高仙芝同样表明,安西如今掌握有建造镇海巨舰的图纸。
      李隆基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按在桌子上缓缓起身:“要你打听的事情如何?”
      高力士说回道:“老奴已让人打听过,极西之地国度,确实有善驾海之术。而那天竺,宫中亦有记载。太宗皇帝时,那王玄策一人灭一国。至于此地地力,却无记载。倒是西市里头那些个胡商说到过,那块地上的人,很是愚钝。”
      说完,高力士微微抬头看向皇帝。
      他知道,皇帝在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
      恐怕那个想要开疆拓土,功盖列祖,成为千古一帝的心思,算是彻底的活络起来了。

第131章 安西请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