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自古君王皆多疑[2/2页]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 风味饮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内大乱,权臣上位,竟然派出兵马拒绝了王玄策的出使,并且掠夺了四部天竺的朝贡之物。
      王玄策是什么人?
      那可是位猛人啊。
      当时身边就只有三十余骑兵,眼看中天竺官兵杀来,只能先逃到当时和大唐正处联姻关系的吐蕃国内。
      随后王玄策怎么做了?
      ‘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
      这位猛人,从吐蕃借了一千两百名吐蕃兵,又从泥婆罗(今尼泊尔)借兵七千。
      猛人硬生生带着借来的八千余他国官兵,就杀的中天竺闻风丧胆。仅仅三天便攻入中天竺国都。
      这是王玄策对中天竺发起的第一场战役。
      第二场战役擒获国王阿罗那顺,俘虏斩杀敌军数千。
      第三场战役擒获阿罗那顺王后王子,另俘男女一万两千余人,牲畜三万,降服城池五百八。
      或许这五百八的城池只是夸大其词。
      但当年底,王玄策这位猛人,就押着阿罗那顺和王后王子回到了长安城。
      只是当时史官记载,大抵对这等方外之地不甚关注,更多的关注点是中原天朝大将,只身在外,借兵不万,便降服蛮夷之地。
      王玄策因功获封朝散大夫。
      中天竺的国王等人结果,没有人关注,更没有人去专门记载。
      而对天竺的本土情况,更无过多描述。
      但这并不妨碍让李隆基这位大唐君王,知道在吐蕃另一边,确实是有着一块偌大而肥沃的土地,却被一群宵小蛮夷占据,却又不善耕种。
      而在李隆基掌握这些情况之后,会怎么看待这片土地?
      当年太宗朝作为使臣,兵不过百的王玄策,能凭着借来的不万兵马,就杀的那片土地江河日落。
      如今大唐陈师鞠旅,悬旌万里,定然是以摧枯拉朽之势,荡平蛮夷之地。
      只要大唐征讨吐蕃得胜,那片土地就会如持金小儿一样暴露在大唐这尊巨人面前,任由采摘。
      “可即便属实,如镇海巨舰,你又如何能将那里的产出运回关中?”王忠嗣仍是担忧不已。
      他常年统兵,于军伍之事,想来都要做好万全之策,方才会雷霆而动。事无妥当,便是如此番拖延出兵石堡城一般,即便会受罪于朝堂,他也不愿去做。
      高水寒却是忽的轻笑一声:“伯父,此处只有侄儿,方才斗胆一言。即便圣人知晓某造不出那镇海巨舰,此时也不会有何惩处。有三道征讨吐蕃、开垦天竺之事在前,圣人便已经被侄儿架在了潮头,绝不会中途做歇。”
      是啊!
      只要验证了天竺那片土地肥沃如另一座中原之地,那么挡在大唐面前的就只有吐蕃这个障碍了。
      为了完成自己的君王伟业。
      皇帝绝不会允许这份荣光从自己的手上滑走。
      皇帝这时候,其实也被架在了火堆上灼烤。
      不由的,王忠嗣深深的看了高水寒一眼。
      他有些忍俊不禁,想来这时候的大明宫中,圣人定然也已经反应过来。
      即便查出极西之地的国度没有建造镇海巨舰的图纸和技术,也不可能就此下旨中止早朝上暂定下来的事情。
      这时。
      高水寒亦是自信道:“且说,伯父又怎知侄儿不能造出那镇海巨舰?”

第124章 自古君王皆多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