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西还需要高仙芝。
      没了王忠嗣的陇右、河西,已经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安西不能在这个时候乱起来。
      尽管李隆基心中已经很是不悦,但还是尽量保持着理智,希望高水寒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亦或是自请其罪。
      届时,他再稍稍惩罚一下,便算是将此事揭过。
      但高水寒哪里会放过这等当朝画饼的机会。
      只见他抬起头环顾四方:“陛下可知小勃律?”
      李隆基差点就笑出声来。
      板着脸,李隆基不悦道:“汝这龙武军中郎将的官职,还是朕念在汝小勃律一战时的悍勇,方才赏赐的!”
      高水寒点点头:“陛下知晓小勃律,但却不知小勃律究竟何在!”
      小勃律在什么地方?
      李隆基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
      在安西那边。
      除此之外,李隆基竟然是再也想不到,这小勃律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了。
      他的脸色不由缓和了一些,追问道:“征讨吐蕃,还有那……不输中原之地,又与此有何干系?”
      “回陛下,小勃律在葱岭之上,安西西南方向。此地群山环绕,山峰终年积雪。但顺河谷而下,往西南不过数百里路途,便是一片亿兆平原,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地力肥沃!”
      “从小勃律可直入此地!然,从吐蕃境内,却有一条更加坦途的通道,可进入此地。”
      “若我朝攻下吐蕃,便可地利转换,俯瞰此地,派出大军占领此地,迁移百姓耕种屯田。届时,我朝将收获一座不输于如今中原江南之地的粮仓!”
      中原江南产出×2?
      在大唐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平白多出一倍的粮食。
      一想到那等景象,李隆基顿时两眼火热,心跳加速,就连呼出的气流,也罕见的炙热起来。
      朝堂上,群臣震惊。
      若是占下这片土地,李隆基觉得自己都可以直接带着眼前这帮人,往山东登一次泰山了。
      开疆拓土,功盖列祖。
      这个饼大到李隆基这位大唐君王都有些惶恐的地步。
      一时间,竟然是难以言语。
      然而,在场的却终究是聪明人更多一些。
      面对忘年交突然的背刺,李林甫本就已经愤怒不已。
      此时见到高水寒说越过吐蕃,那边就有一座不输中原江南的地方,顿时就觉得自己抓住了对方的漏洞。
      这位帝国宰辅,当即开口发难:“高水寒,尔可知长安距吐蕃路途几何?即便尔所言确凿,那边土地,距吐蕃又有几何?距长安更是多么漫长?即便大唐归化吐蕃,派出大军占领那片土地,所产之物,如何运回中原,运回长安?”
      “你难道要我大唐的将士,作为牲口,手捧肩抗的将粮食带回来吗?即便如此,此等长路漫漫,所带粮草只怕就要抵销了大军损耗!”
      李林甫并没有直接反驳高水寒,吐蕃西南外,有一片不输于中原江南的地方。
      但他抓住了其中的一个重点。
      那就是那片土地,离中原实在太过遥远。
      就算产出丰富,光解决怎么运回来,都能让朝廷想破脑袋,还不一定能将东西带回来。
      理想是美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李林甫面带微笑的看着这位站在殿中的‘忘年交。
      若非身为宰辅的体面,他当真很想说上一句,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所思所想,不足以谋?胍病
      就连李隆基,也反应了过来。
      尽管忍不住,总是会想大唐多出一倍的产出会是怎样的景象。
      李隆基还是沉声询问道:“高卿,右相之言,你作何答?”

第121章 功盖列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