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四人,有甚欢乐事,畅快如此?”
      又想:“嘉定王倒也好手段。这三人都是眼高于顶,目空下尘,向以高士良才著称,可短短半日,就宾主尽欢。”
      ……
      夏夜清凉。
      四人全无睡意,围坐月下议论大事,彻夜不眠。
      没人想得到,明室半壁的命运,如今就悬于四人之手。
      军情如火,时不我待。仙人台中,不时传出一道道深思熟虑的军令,就地签发,盖上赶制出来的大将军印,着校尉飞送下山。
      江左少年夏完淳意气风发,以倚马可待、下笔成文的文采,一挥而就的拟出朱君壁的命令。
      “…京畿附近之太平府、镇江府弃守,坚壁清野,官粮悉数运南京。大户缙绅之余粮,以朝廷盐引兑换,解送南京。限令五日内必达。”
      “…凡距南京两百里内,市面之盐、肉干、菜干、木炭、硫磺、油、生铁、硝石、胶…悉数以库银购入南京,五日内必达。”
      “苏州,松江,杭州三城,加固城防,募集周边州县钱粮壮丁…”
      “如宁国,徽州,江阴…五百里内皆弃守,抢收夏粮,坚壁清野。清军到日,人散城空…”
      “所食盐全部带走,大小盐商一体迁移,盐场盐井一律捣毁…”
      “所有船只,悉数入江河湖泊,满载口粮,以船为家……”
      朱君壁这一招,对清军而言十分歹毒。
      明朝地方官员是有守土职责的,朝廷从没有允许,他们能主动放弃城池。
      这就造成,一旦敌军兵临城下,要么投降,要么战死,要么逃跑。
      没有第四个选择。
      而历史上清军南下,负有守土职责的南明官吏,往往是主动投降,献城邀功,鲜有抵抗的忠臣。
      而朱君壁的做法是,在后世苏南,皖南、上海、浙北这几个地区,方圆数百里的区域,实行大规模的弃守疏散!
      整个南京附近的江南地区,只集中力量守卫四座城:“南京、杭州、苏州、松江!”
      这四座城,将聚集各自周边州县的钱粮,兵马,乡勇。加固城墙,集中力量,进行长期坚守的准备。
      四城以外的其他大小城池,全部弃守,百姓疏散入水域和江南密集的丘陵。
      历史上,这么干的政权一般是小国。比如古代高丽,安南。
      安南名将陈益稷,曾经坚壁清野八百里,用这一招大败元军。高句丽也曾坚壁清野千里,用这一招拖垮隋军。
      而且,散布清军残酷屠杀、剃发易服、奸淫掳掠的诏书,已经快马飞递各地,江南官民百姓对清军的暴行更加畏惧,不像历史上对清军抱有幻想了。
      恐怖紧张的气氛之下,朝廷疏散百姓的命令一到,很快就会引起恐慌。
      等到清军一到,除了四座坚城,到处都是空荡荡的城池和村庄,补给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而且地方官主动弃守,投降变节之人也大大减少。
      很毒。
      现在朱君壁这么干了。
      一道道军令继续传出:
      “募镇江府丹阳精壮三千,入卫南京。”
      “京畿两百里内各地官矿矿工,凡精壮者,招募入京,以厚饷养壮士…”
      南京附近,最好的补充兵员,就是以骁勇彪悍著称的丹阳兵,以及吃苦耐劳,有一定组织性的矿工。
      这些,都是大将军幕府做的事情。而诏令南方各省勤王的圣旨,昨天就颁布下发了。
      整个南京,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陷入了空前的大战气氛之中。
      百万南京百姓,全部被紧张的临时普查,挑选精壮敢战之士。
      南京武库的兵器,也被一间一间的打开!

第10章 这一招很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