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时任总统在内的5名匈牙国最高领导人及各国外交使节、政府、党派和体育界代表参加了葬礼,并举行隆重的三军仪仗表演和降半旗仪式。
2009年10月20日,当时的世界足联主席、在参观完位于匈牙国首都的“普斯卡什足球学院”后,为纪念这位天才球星,提出并设立了“国际足联普斯卡什奖”。
国际足联委员会对每年各类比赛中的进球,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收集初选:
1、观赏价值,必须是漂亮的进球,如远距离射门、团队配合或者是倒勾射门等;
2、不对进球的赛事性质、进球者性别、进球者国籍作出歧视;
3、进球不能是靠运气或对方球员失误造成;
4、必须符合公平竞赛原则。
11月份左右,委员会成员将筛选出其中最漂亮的10个,并把进球的精彩视频,上传到国际足联的官方网站,由全世界的球迷投票,票数最高者获得该年度的普斯卡什奖。
而作为这个星球上顶级射手的杰出代表,普斯卡什身穿10号球衣、在皇马队效力的八年时间里,总共出场262次,打进242球。
除了那次独中四元的表演,他还在1964年的欧冠决赛中,一个人打进了三球,成为迄今为止、在欧冠最终对决的比赛中,上演过两次“帽子戏法”的球员。
在帮助皇马俱乐部完成欧冠五连冠伟业、和连续五个赛季拿下西甲联赛冠军的同时,普斯卡什也接连四次获得了“欧洲最佳射手”的称号。
有了他的坐镇,匈牙国男子足球队,成为了上世纪中叶最不容小觑的一支队伍。
1952年,以普斯卡什作为队长的匈牙国国家队,一举夺得了那一届奥运会的男足比赛金牌。
第二年,他又在温布里大球场,一个人打进两球。这场6:3的大胜,也让匈牙国国家队成为了第一支、于对方本土战胜英葛兰的国家队。
就连“佛爵爷”在自己风头正盛的时候,都亲口承认:由普斯卡什领衔的匈牙国男足,是那个年代最顶尖的球队,理所应当成为足球世界的“王者之师”。
1954年的世界杯,匈牙国队自然成为了夺冠的头号热门。
他们在那届杯赛开始后的表现,也与人们的期待和自身的实力,完全匹配。
小组比赛当中,匈牙国队先是9:0血洗了寒国队,接着又以8:3的悬殊比分,横扫了西德队。
虽然在这场比赛中,普斯卡什被对方的中卫踢伤,错过了后面的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但整体实力依然足以傲视群雄的匈牙国队,还是在这两场对决中、以4:2的相同比分,淘汰了强大的巴国队和乌拉国队,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了决赛。
本届杯赛、乃至整个世界杯历史当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就此上演。
站在决赛场地另一边的,正是两周以前的小组赛阶段,刚刚惨败给他们的西德队。
而作为最终决战地的“万克多夫体育场”,正是坐落在“伯尔尼”市内。
第282章 飞奔的少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