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2章 如何确保行动的顺利[1/2页]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老陈家三十一.C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日军的联队旗有多重要?
      可能言语说上去有点浅,但如果说一个情况,就简单了。
      从三一年九一八日本人挑起战争开始,到四五年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段时间,长达15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几乎跟五六个国家的人打仗,光是伤亡人数就已经二百多万,再加上被俘的,那就更多了。
      可日军伤亡了这么多人,可有听说过,日军被缴获过哪怕一面联队旗?
      日军,四种军旗,最重要的就是御赐的联队旗。
      按照日军条令规定,如果遇到有全军覆没丢失联队旗的危险,则应该焚烧联队旗,对此日军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奉烧”。
      二战中,日军在战场上,一旦面临绝境,在全军覆没前,日军就会将联队旗进行“奉烧”,宁可烧毁也不能被缴获。
      整个二战期间,包括中、美、英、苏等各国盟军在内,总共消灭了数百万日军,缴获的武运旗、膏药旗都有,但唯独天皇御赐的联队旗却一面都没有缴获到。
      因为,那是日本天皇御赐的联队旗,关乎的是日本天皇的脸面,关乎的是国家的脸面,这是所有日本人入伍时刻入骨髓的认知。
      是所有日本军人必须用生命维护的尊严。
      仓田铭途并不知道,有人已经盯上了他的联队旗,也没注意,现在有十几个人挑着东西往他营房后面的后勤处走。
      每个挑东西抬东西进来的人,都要经受过检查,确保身上没有武器。
      检查过后,就比较放松了,把他们带进来的过程中,还会跟他们聊天,一般都问是附近哪个村的?
      根据他们回答,再次确认他们的口音,口音没错才放心。
      就是这么严,并没有说几句话对方放进来就不管了的,那么宽松的,那叫拍电视,这才是真实!
      这个时期,日本人对缅甸人是比较优待的,过秤的时候,都给足了斤两。
      一群人顺顺利利的拿到了钱,可是那对小夫妻居然对钱有点信不过,哀求着让日军换给他盐巴和布。
      那十几个挑着谷子和各种东西进来的,本来拿着日本人的军票,也有点信不过,这会儿有人开了个头,就有人跟着一起让日本人给换点盐和布,又或者别的什么生活物资。
      既然是山村里面的人,没见过钱都不奇怪,就算见过,也没见过日本人的军票啊!
      就算见过,也不知道这东西的购买力呀!
      所以他们的反应,很正常,这在他们驻扎的这段时间里面,除了日本人刚来的时候,缅甸人战战兢兢的,不敢提任何意见,日本人给什么就要什么。
      但这样不好,缅甸人会把自己的东西全部给藏起来,日本人想采购也采购不到军部送来的物资之外的东西。
      于是,仓田铭途下令,要对缅甸百姓好一些,现在还没有到他们完全拿下缅甸所有地盘以及矿山,油田粮食产地等。
      至于,拿下矿山,油田等地方之后,强迫缅人去开采,那斑斑血泪,那是后话!
      现在,他们还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你们拿着军票,可以在外面的摊贩处,购买你们想要的东西!
      想要买针线也有,盐巴也有,甚至还有糖!”
      翻译官耐心的解释,这些本地的采买必须要有的,要不然全国那么多日本人,怎么供给?
      刚开始,日本人也采取强征的手段,一个小分队日本人带上一个中队的独立军,负责一个村。
      结果日本人还没去到,村子里面所有人都跑了,连猪圈里面的猪,和牛,以及鸡窝里面的母鸡甚至连鸡蛋都没留下。
      吃过几次瘪,日本人决定印军票,用军票,在缅甸人手里买东西,然后再让军营外的商人用货物从缅甸人手中换回军票。
      这样,才勉强形成一个循环,才让他们能在本地获得补给,要不然,光靠南边的港口运输过来的话,饿都先饿死了!
      再说,那如果全靠本土运送来的给养,日本也扛不住啊!
      他们还需要从所有占领区搜刮一切物资,回馈国内,特别是一切用得上的矿藏和粮食,因为他们现在全国一盘棋,就为了战争,人力全用在工厂上了,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了,米价贵的吓人!
      这就是他们转变对普通缅甸人态度的一个原因,需要采买,需要交易,因为征收不到。
      他们带来的商人拥有本地缅甸人所急需的一切东西,比如缝补衣服的针头线脑,比如糖和盐,比如布匹等。
      还有其他的什么香皂,酒,还有水果罐头之类的。
      这才勉强跟本地人达成了,粮食征收购买的默契。
      正在翻译官耐心的解释几句,心想再不听话,就叫人把他们扔出去。
      ……
      昨天。
      日军在莫的村已经驻扎了大概差不多两个月,他们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修建了营房。
      在村口和高处都用水泥和石头,修建起了炮楼,和暗堡。
      其实不只是村口和高处,还有村子周边的小岭头,也都居高临下的修建了碉堡。
      “日本人虎吧!”二营的侦察排排长小声的说了一句。
      孟凡了没理他,用望远镜打量着他所能看到的那几个炮楼和暗堡,这是在干嘛?
      “营座,他们修的小炮楼,连战防炮都防不了,拿来想干嘛?”侦察排排长又说了句。
      “闭嘴!”
      孟凡了觉得自己的侦察排排长不称职,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想不到。
      “如果不是我们,就说第五军的新编22师,你看他们有炮吗?”
      侦察排排长愣了,确实,被收编这么久后,都习惯了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团的阔绰,忘了别的兄弟部队,现在别说有炮了,能每人都有一支枪,就不错了!
      本来200师和新编22师都有战车和火炮,现在200师退回国内,新编22师抛弃所有装备,炸毁后轻装越过野人山,退往印度,都没炮了。
      除了这两个嫡系中的嫡系,别的兄弟部队,有枪就不错了,特别是滇缅公路被截断之后,没有了补充,我国的抗日力量除了人多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优势!
      像他们,能缴获日本人这么多大炮的,少之又少,只是他习惯了自己身后有很多大炮,一时间忘了兄弟部队要饭似的装备。
      (松山战役另说,那些地堡群,已经属于丧心病狂的范畴)
      “凭良心说,日本人建的小炮楼,应该还是很坚固的,92式步兵炮绝对不可能把它砸开,只能靠炮营的94式75毫米口径山炮。<

第342章 如何确保行动的顺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