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陈阳起了个大早,首先去了青屿市第一机械厂。
定的产线已经制作出部分主体。
“因为整条产线比较复杂,我厂能力有限,一些配件,只有省里的那家机械厂才有制作的实力……”
机械厂负责人告诉陈阳,“估计,还得十天左右,产线才能制作完成。”
陈阳虽然着急,可也没有办法。
离开机械厂,又去了分公司,给省里那家生产塑料瓶的厂家打去电话询问。
那边的负责人说,他们定做的模具,明天才能做好;陈阳的订单,预计再过半个月左右,就可以陆续交货……
一直忙到九点多。
陈阳喊来迟健,让他再招几个工作人员。
“最好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高中或是中专毕业的也可以。”
“无论哪一家企业,人才始终都是最重要的,咱们得为储备人才做准备!”
迟健苦着脸说,“可是陈总,人家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愿意来咱们公司吗?”
这年头,公家单位的工作,可是非常吃香的。
工作轻松,工资待遇也不错,只要能去公家单位,谁愿意来个人的小公司?
陈阳沉吟着说,“实在不行,那就提高工资待遇呗!”
迟健虽然应下,可并不觉得,大学毕业生会瞧得上兄弟公司。
两人又聊了一些别的问题,陈阳起身告辞,骑着摩托车前往总公司。
十一月上旬的天气,已经很冷。
为了保持风度,陈阳身上穿的衣服不怎么厚,冻得他“嘶哈嘶哈”的直流清鼻涕。
“今天我就去问问老洪,买车指标到底啥时候才给我弄到?”
“冷天气才刚开始,‘好日子还在后头,每天骑着摩托车上下班,不得冻死我!”
四十多分钟后。
陈阳拔下摩托车钥匙,走进总公司。
出乎意料,桑茂也在,正跟周美云说着什么。
看到陈总到来,两人立即停止交谈,起身打招呼:
“陈总好!”
陈阳摆摆手,问桑茂,道:
“桑科长,你怎么有空来总公司了?”
桑茂回答说,“周姐让我过来,汇报一下我们业务科近段时间的业绩状况。”
周美云插话,“陈总,正好您来了,我跟您说一说,咱们公司的总营收……”
陈阳就是为这事儿来的,便点了点头。
十月份,兄弟公司总营收312360余元;
扣去员工工资,果农货款,新建厂房,老款、新款的罐头瓶,订购的产线……等等成本。
加上这个月的纯营收,目前,兄弟公司能够自由动用的资金为:27万余元!
听完周美云的汇报。
陈阳心里盘算开了。
现在一台普桑小轿车,落地价差不多在18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我买了车,公司账面差不多还能剩下9万元。
生产饮料的产线、瓶子、外包装,余款还没结清;
到了年底,还得给赵建国他们,当初装修店面的钱……
所有要支出的款项,林林总总全部加起来,估计得需要20万元左右。
陈总内心凄凉感叹:看来,年前我是别想买小轿车了!
周美云接下来说的话,
第228章 再见罗佑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