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
陈阳带着桑茂走进玻璃厂。
得到通知的厂长季崇云、副厂长闫胜利,笑容灿烂的出来迎接。
随着兄弟牌罐头的销量连连暴增,那十五万个罐头瓶,早已用完。
陈阳除了再次向玻璃厂订了五万个老款的罐头瓶。
另外还抽时间,跟闫胜利一起合作,一气开发了四个新款;
并且,每一个新款,陈阳都下了三万个数量的订单!
加上几个月前,陈阳从深市,给玻璃厂找到的四位大客户。
让玻璃厂一举成为整个青屿市,扭亏为盈的正面典型!
市政府几乎在每一场重要会议上,都会以胶县玻璃制品厂为例,要求市内各家难以为继的工厂,向玻璃厂学习。
而当初提议将玻璃厂迁来胶县的几位区领导,也受到了严厉批评,其中一位更是记了大过!
若非如此,吴建军也不可能那么快被调回市工商局担任局长;
洪振庭也不会因为“识人有功”,得到市里大领导的直接推荐……
而陈阳也赢了与玻璃厂签的对赌协议,顺利拿到了一万元。
美中不足的是,陈阳携妻女去深市呆的那几天。
虽然找到了原先叫莲花湾的地方,可并未找到母亲常巧娥。
问了周围好多人,也没找到曾经见过常巧娥或是听过这个名字的人。
陈阳寄出去的那封信,也因“查无此人”被退回……
因为不放心胶县老家的一摊子事情。
一家四口,仅仅在深市呆了一周。
就这一周,陈阳还得拿出大部分时间跟精力,去各处工地帮玻璃厂寻找客户……
回胶县的路上,陈阳暗暗决定,等到了年底,不再那么忙了。
他们一家人再去深市“度假”,看看能不能把人找到。
……
玻璃厂厂长季崇云第一个迎上来,眼神很深的首先看了眼桑茂,接着对陈阳说道:
“小陈,你来也不提前跟我们打声招呼!”
陈阳心道,我要提前告诉你借车,恐怕我连厂大门都进不来!
表面上恭敬有加,面带笑容的说:
“我们就是过来看看,那批新款的订单,完成的怎么样了。”
“放心吧,”季崇云大笑着说,“等交付了第一批五万个老款订单,马上就给你生产第二批次的新款!”
陈阳说了几句场面话,跟随季崇云、闫胜利走进接待室。
桑茂带上门的同时,一直没开口的闫胜利,忽然说道:
“小陈,你跟我们签的对赌协议也赢了;”
“桑科长他们,也都超额完成了你规定的销售额……”
说着,瞟了一眼桑茂,有些不满的接着道:
“你啥时候让我们业务科的人,回来厂里上班?”
这事儿,早在陈阳来厂里订购五万个老款罐头瓶的时候,闫胜利就问过。
而且问了好几次!
可每一次,陈阳给的答复都是:兄弟公司根基尚浅,仍需业务科的帮助。
闫胜利跟季崇云一商量,觉得玻璃厂能有现在,陈阳功不可没。
急于把业务科的人全都叫回来,难免有“卸磨杀驴”之嫌。
虽然老大不情愿,可还是答应陈阳,再让业务科那些人,继续帮兄弟公司一段时间。
一晃,这都过去快一个月了,陈阳却仍旧没有让业务科的人回玻璃厂的意思。
闫胜利和季崇云能不着急吗?!
季崇云同样眼神热切的看着陈阳。
若是二十来个新手也就罢了。
&nbs
第206章 陈阳借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