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情绪平复一些。
陈阳看了眼信纸下方。
唯独这一次,母亲没留写信日期。
赶紧又拿起信封,邮戳上显示着日期:1976年4月19日。
八年前,陈阳十四岁。
“我哥十六岁就没了……”
他颓然的嘟囔一句。
仿佛被电了一下,猛地跳起来,拔开门插销,跑去院子做饭的棚子里,一把将贴在墙上的灶王像扯了下来。
快步来到院子,瞪着一双充血的眼睛,刺啦刺啦将灶王像扯成碎纸屑。
“你他妈不是保佑供奉你的子民安康团圆的吗?”
“你就这么保佑的?”
“去死!去死、去死、去死——!!”
碎纸屑扔进风里,撒满了院子,像是一地纸钱。
陈阳一屁股坐在地上,把脸埋进双膝,放声大哭。
杨晓蓉母女仨,其实就在自家院子外面。
听到陈阳的哭声。
两个小家伙还以为她们的爸爸受了欺负,就要往院子里面冲。
杨晓蓉赶紧将一对小姐妹拉住,不知为何,此刻的她突然很伤心很伤心。
强忍着眼泪,哭腔很明显的对一双女儿说道:
“就让爸爸哭一会儿吧,他……想自己的妈妈了。”
盼盼忽闪着大眼睛,好奇问道,“爸爸也有妈妈吗?”
杨晓蓉用力点了点头,“谁都有妈妈;妈妈也有……”
念念走过来,张开小胳膊,搂住妈妈的脖子,小脸在妈妈头发上来回蹭着。
杨晓蓉抬头看着村前驮马山方向,想起来那年冬天经历的事情……
她也想自己的母亲了。
院子里。
陈阳哭够,去洗了把脸,大步回到卧房。
还剩下三封信没看,他拿起日期最远的一封,撕开口,抽出里面的信纸。
一目十行的很快看完。
又拿起另一封。
然后是最后一封……
三封信中,母亲没有说大哥是怎么没的,只越发殷切的叮嘱陈阳,好好吃饭、好好活着。
最后一封信,落款上写的日期,是1978年6月份的13日。
跟倒数第四封信,也就是陈阳母亲告诉陈阳,他哥哥没了的那封信,寄信日期足足隔了两年多!
并且,寄信人地址也跟着变了。
粤省深市,一个叫“莲花湾”的地方。
“莲花湾?”
陈阳搜遍记忆,没找到在深市能与这个名字卡起来的地方。
上辈子,他去过深市好多次。
最久的一次,在深市一家酒店住了一个多月。
“可能这个年代,跟后世在一些地名上,存在着差别。”
就比如,改革开放之前,深市只是一个小渔村。
但改革开放之后,这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著名的大都市。
陈阳决定等这边一切都安定下来,他就去深市一趟……
将母亲寄来的所有信件,全都装起来藏到床底下。
又给母亲写了封回信,想着改天去县里邮局,买信封、邮票,把信寄了。
直到这会儿,他才猛然发觉,房间里的光线已经黯淡下去。
看了眼外面的天,夜幕已经缓缓落下。
心里一紧,立即去给妻女做晚饭。
……
一夜无话。
翌日。
天还未亮,一家四口睡得正香。
陈阳突然被拍院门的动
第166章 陈刚以性命做担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