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馄饨,陈阳一边回忆着发生在前世的那件事……
胶县玻璃制品厂,前身是青屿市联合玻璃制品厂。
为解决困扰青屿市用水难的问题,胶县从风筝市并入青屿市的同年。
青屿市联合玻璃制品厂,便迁入胶县,并更名为胶县玻璃制品厂。
更名后的前几年,厂子的经营状况还算可以。
毕竟有老底子在。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青屿市政府不再提供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胶县玻璃制品厂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1984年、也就是今年6月中旬,厂子终于撑不下去,向青屿市政府提交了破产申请。
市政府经过研究后决定,拒绝破产申请,而是对胶县玻璃制品厂进行改革重组。
可是,改革重组势必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自然而然,评估工作遇到了极大阻力。
改革重组的事情,就此陷入僵局。
厂子索性停工。
可工人师傅们还要吃饭生活,长时间停工谁受得了?
于是就联合起来,去找厂里。
厂里让工人们去找县里。
县里又说应该去市里要说法……
三方陷入无休止的扯皮,一直到1992年,正式的文件终于下来,玻璃制品厂宣布破产倒闭。
这场旷日持久的扯皮大战,才算是落下帷幕。
陈阳要做的事情,可不是收购胶县玻璃制品厂。
现在的玻璃制品厂,就是个烫手山芋,换谁也白吊打(白吊打:方言,没用的意思)!
陈阳是盯上了玻璃制品厂,堆放在仓库里的那些玻璃瓶!
上辈子,他是通过当地电视台的报道,才知道玻璃制品厂的事情。
厂子宣布破产倒闭一个多月后,被外地的一个大老板,将所有厂房、设备全资买下。
堆放在仓库中,近十五万个玻璃瓶,全都便宜处理给了青屿市的那家玻璃厂……
重生之后,结合前世的记忆。
陈阳一早就将目光,锁定在了那十五万个罐头瓶上。
没错,他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做罐头!
胶县多山丘,几乎每一座山丘上,都种着大片大片的果园。
苹果,桃子,梨子,山楂……
陈阳曾看过当地的一篇报道。
八十年代,由于胶县当地种植的水果实在太多太多。
导致每一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水果因卖不出去,而烂在地里!
当地的罐头加工企业,就只有两家,消化不了多少水果。
而在八十年代,物流业非常落后。
运输成本高,路上时间长,等送去外地的罐头加工企业,水果往往会烂掉很多。
做成罐头就不一样了!
首先,罐头的储存时间,比水果长很多,也更加方便运输。
再者,八九十年代,农村过年过节出门走亲戚,拎两瓶罐头当礼物,时髦又有面儿,关键还好吃,空罐头瓶还可以用来当水杯,或者装油盐酱醋。
而最被陈阳看中的,是制作罐头的成本低,资金回笼周期短!
一碗馄饨吃完,陈阳心里的计划也越发成熟。
“再有五天,就进入七月份,必须抓紧时间了!”
……
与此同时。
凌河镇医院。
&n
第42章 一家三口密谋针对陈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