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四桶小龙虾,陈阳不可能全都做成麻小。
倒不是卖不出去。
现在麻小受欢迎的程度,即便四桶小龙虾全都做了,也绝对不够卖!
之所以没有全都做成麻小,原因很简单。
陈阳最多只能带两个木桶……
“希望今天下午,我会遇到那几个人。”
将做好的最后一些麻小倒进木桶,陈阳嘴角带笑的自语。
剩下的小龙虾,都被他分开装进塑料袋,又套了个尿素袋子,扎紧口,放进院子里的水井中。
家里没冰箱,不放进冰凉的井水中,剩下的小龙虾一晚上就会臭掉!
下午三点整,陈阳告别妻女,从家里出发。
村口的大槐树下,刘喜花正跟几个长舌妇东家长西家短。
看到陈阳接近过来,她心里咯噔了下,赶紧蹲下系鞋带。
其中一个长舌妇,明知道刘喜花是在躲陈阳。
仍旧故意提高了声音问,“土改家的,你干啥呢?”
已经接近过来的陈阳,自然听到了这话。
刘喜花也在?
恶趣味使然,他故意停下来,跟几个长舌妇打招呼。
“嫂子们、婶子们,都在这里凉快呢?”
一个上了年纪的长舌妇,指着自行车后座,用两根木棍做支撑,尼龙绳固定着的两个大木桶。
好奇的问陈阳,“阳阳,前些日子我就看到你带着俩大木桶出了村。”
“你这桶里装的都是些啥呀?”
陈阳不想回答,于是敷衍,“嗨!没啥,我这去给人送的东西。”
见有人想要过来看,陈阳赶紧挥了挥手,“嫂子们、婶子们,你们继续凉快,咱回见啊!”
双脚用力一蹬地面,自行车朝前滑出一段距离,很快消失变得模糊。
陈阳走远后。
刘喜花站起来,继续跟一群长舌妇东家长西家短。
“你们说,陈老二家的二小子,最近在干啥呢?”
“我好几回都看到,他骑着他们左邻家的自行车,驮着俩大木桶出村。”
“……”
刘喜花插话,恶毒的道,“前些日子,我看到那小子在村前水塘抓小龙虾。”
“他欠镇上大混子张红兵两千块钱的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对吧?”
“我猜,他肯定是为了还钱,地瓜干都舍不得吃,吃小龙虾省钱!”
其余几个长舌妇,听了刘喜花的“分析”,顿觉有理。
于是改变了话题,更加热切地讨论起了陈阳。
……
四十多分钟后。
陈阳来到县人民广场。
临近下午四点,气温不再那么高。
广场上已经来了很多人。
小孩子们三五成群,撒着欢的满处跑。
大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粹的笑容。
不远处,几个老头儿正在抽陀螺,边上围了一群看热闹的……
广场另一边,竖着的大喇叭里,放着费玉清今年三月份,发行的一首《梦驼铃》。
攀登高峰望故乡
黄沙万里长
何处传来驼铃声
声声敲心坎
盼望踏上思念路
飞纵千里山
……
陈阳一边跟着哼哼,一边慢条斯理的解开绳子,将两个大木桶放在地上。
后边,一棵樱花树下面,正在下棋的老李头,抓向“车”的手突然悬停住。
对面胖的跟弥勒佛有一拼的棋友,不耐烦的催促
第26章 陈阳又去了人民广场,回家路上被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