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经过那片藕池。
陈阳又采了不少荷叶,比上次多了一倍多。
半路上,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陈阳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骑行。
“明天说什么也得买个好点的手电筒。”
往后来县里摆摊,回家的时间肯定很晚。
万一掉沟里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到家刚好八点。
听到动静,杨晓蓉赶紧拿着蜡烛来到院里,“你回来啦?”
陈阳支好自行车,“咋不开灯呢?”院子里明明有灯,是舍不得电费?
杨晓蓉说,“你忘记咱家电线坏了?”
她这一提醒,陈阳一下子想了起来。
1982年,县里拨款给镇上,让陈家庄用上了电。
当时,陈大山因为某些原因,被县电厂开除,村支书知道这事儿后,就让他当了村里的电工。
一些人家为了尽快扯上电线、用上电灯。
就走陈大山的后门,让他先给自己家扯电线。
陈阳觉得陈大山是自己大伯。
堂哥念高中的时候,自己家里还给出过学费。
不用搞别人那一套,陈大山也会优先给他家忙活。
谁承想,一直等到年底,陈大山才过来,还一副老大不情愿的样子,说陈阳“不会来事儿”……
“哼,我这大伯……”
回忆着往事,陈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扭头,安慰杨晓蓉,“交给我,明天我弄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
上辈子,手里有钱后,陈阳办了一家制衣厂。
厂子初期,用不起人,他是又当裁剪工,又当电工,还兼职清洁工……
搞一搞自家电线,那还不简单?
杨晓蓉听完这话暗想:我以为他会连同爱吹牛的毛病一起改了呢……
电线是一般人能摆弄明白的?
怕陈阳面子上下不来,就没阻止。
“我先去做点东西吃,完了查查今天赚了多少钱。”
等陈阳离开。
杨晓蓉悄悄掀开木桶盖,旋即瞪大了眼睛。
天呐!
将近一木桶、六七十斤小龙虾呢,一只不剩?!
愣了好一阵,才掐了下自己的小鹅蛋脸。
嘶……好痛,是真的!
扭头看向棚里,一双好看的桃花眼,慢慢地有了光。
吃完做的手擀面,收拾完桌子。
陈阳轻声招呼杨晓蓉,“老婆,过来看看你家爷们儿今天赚了多少钱。”
他已经记不清卖出去了多少份麻小。
又不能直接当着外人的面查。
听到陈阳在轻声唤。
杨晓蓉俏脸一红,走进饭棚,将蜡烛放在饭桌上。
陈阳从上衣左侧兜里,掏出一大把钱,又从右侧兜里掏出一大把钱,然后是两个裤兜……
随着他掏钱的动作,杨晓蓉的嘴巴,也慢慢地张大,到了最后,都能塞进去一颗鸡蛋了!
“这、这么多钱?!!”
陈阳大喇喇的说,“这才哪跟哪儿啊?老婆,往后,我赚的钱只会更多!”
“对了,明天给我做个装钱的布袋子,我这衣服钱装不了太多。”
杨晓蓉:这人咋越来越能吹了呢?
看着陈阳数起了钱。
“一块、两块、三块……”
“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
六十三块钱!
他这一天赚的钱,比现在一位厂子里的技术大拿,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杨晓蓉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陈阳笑呵呵地看着妻子,被震惊到的可爱小模样。
我的小姑娘,真好看!
这年头,人们结婚普遍很早。
陈阳跟杨晓蓉结婚的时候,俩人都才十九岁。
第7章 小龙虾要加倍做,杨晓蓉感动落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