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霍家按理说不会有问题,就是太膨胀了。
霍光的葬礼足够豪华,但老娘们觉得还不够。
总之一系列操作,最终新仇旧恨,一起结算。
如果真硬说霍光有问题,那么就是他对于家庭疏于管教的问题,才导致后面的祸事。
但霍光的功绩,后面的宣、成、平帝都是十分敬重尊奉。
可以说,当时汉武帝后,没霍光,真可能要亡国。
所以,历史上有那句,如无伊尹、霍光才,不可行废立。
霍光其实也是众多文人追求的目标,因为他与皇帝同样是真心交待。
包括曹老板后期,他觉得自己做不了征西将军了,退而求其次,想做霍光。
好吧,局势不同,他也做不了霍光。
献帝也不是昭、宣。
权利这种东西,一旦尝到了甜头,再想夺取,就跟挖他的肉一样。
而且曹操一直不封夏侯???撼迹?涫狄彩侵っ髁怂?男乃肌
《魏书》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诸将都受到了魏国的任命有了魏国的官号。
唯独夏侯??故呛汗伲?谑巧鲜樽约撼率霾挥Ω貌皇俏撼嫉牡览怼
曹操对他说,区区一个魏国,怎么能让你屈就做臣子呢?
这是曹操对夏侯??淖鹬兀?彩撬?闹茨睢
夏侯渊夏侯???鞘粲谑裁辞榭觯
曹老板起兵的时候,夏侯??暮钤ㄗ魑??资谴?疟?砬?腹?吹模?馐粲诤匣镒錾?庾龃罅耍??韵暮??遣堋⑾暮罴?哦?习宓纳矸荨
双夏侯与曹操是族兄弟,夏侯渊因为年轻的时候,还替曹老板蹲过号子。
后来的张辽、张?、徐晃这些人,尽管能力强,还分了股份,但说白了,都是打工仔。
夏侯??彩遣芪赫笥?形ㄒ灰桓鲇刑厝ǖ娜恕
召??S胪?兀?丶?字兀?鋈胛阅冢?罱??帽纫病
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随意出入曹操住处寝宫。
可见曹操对他有多么信任,这要是按照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夏侯??恢?家?徊懿僭诿沃斜簧倍嗌倩亓恕
夏侯??罾骱Φ牡胤皆谟诤笄诟愕煤冒。?吞锿娴暮懿淮恚?鞣矫婕悠鹄矗?匚蛔匀痪透吡耍
别看不起干后勤的,萧何被刘邦称之为第一功臣,这就是后勤的重要性。
曹魏第一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夏侯???蛘堂挥????倜煌9?
被吕布抓住当人质,射瞎眼睛,等等,战绩也不咋滴。
但这并不能否认人家能力,关羽不也投降过,曹操一开始更是袁绍的打工仔。
谁还没点劣迹,曹老板因为轻敌,失智,为了泡妞,搞死了自己的大保镖,大儿子,侄子。
但影响他对后世的评价吗,并没有。
在曹操眼中,其实做汉臣比做魏臣更加荣幸。
这是怕委屈夏侯???蛭?羰歉??饬饲敖????且院缶褪蔷?脊叵怠
只要不封官,那么我们都是汉臣,全曹魏就他们两个汉臣。你想想这是什么情况。
其实不给夏侯??夤伲??袷遣懿倌谛亩杂诤菏业哪且荒ㄖ醋拧
曹操真的爱惜夏侯???盟?妥约和?泻撼迹?馐呛芨叩娜儆?
而夏侯??匀灰仓?啦懿俚南敕ǎ??庵忠彩潜硎咀约盒囊獾淖龇ā
我不管什么汉朝不汉朝,我不认刘协,我只认你。
这也侧面证明夏侯??谡?紊厦媸且桓龊苊羧竦娜恕
夏侯??诓芪捍?淼氖鞘盗ε桑?暮钤ǎ?诮??纸??畹洌?膨⒌榷际窃谒?庀麓?隼吹模?由献陨淼闹页嫌肟砗瘢?浅J苁勘??鳌
曹魏第一人。
曹操呢,由于当时的局势,就算他想做霍光,皇帝也会将他当做董卓之流。
所以他也很无奈。
包括那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当王几人称帝。
这句话看起来像是曹操的感慨,其实更是他内心的小孩子气。
要不是我,大汉早就分崩离析了。
这明显是被那些酸臭文人给搞委屈了。
最最最重要,人家最后也没有称帝,别管为什么没有称帝,政治考虑也好,为了身后声名也好。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他的内心。
就像我们的国家一样,如果真的有问题,我们第一时间是去想办法治理,而不是取而代之。
这是一个属于他内心的理想浪漫,他对大汉有很强的归属感。
至于苻坚与王猛,与之情况差不多。
王猛与诸葛亮其实很相似,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才能,还是智略机谋,都数一数二。
他是前秦的丞相,大将军。
不算帝王,历史上若拎出来,四维,五维最华丽的,诸葛亮,王猛铁定进前十。
只不过由于他事胡,所以在历史上,魅力影响可能不太高。
他同样与苻坚有一段佳话,相互依托,相互信任,互不生疑。
只不过由于苻坚是胡人,再加上有诸葛亮珠玉在前,所以很多人对他并不了解。
所以遇到一个不被猜忌的老板,对属下来说,那种内心真的有很欣慰的感觉。
真会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
如同韩信,属下不是蒯通劝韩信谋反,以齐为根据地。
趁燕赵两国不备,重复偷袭齐国的故事,进而挟燕、赵、齐三国的兵力进攻荥阳。
令在荥阳一带困斗了三年之久的刘邦、项羽二人收兵,三分天下,韩信与刘邦、项羽二人鼎足而立。
当时如果韩信起兵,三分天下,谁胜谁负真不好说。
但韩信傻乎乎,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虽然结果后悔了,但证明,韩信还是很理想主义化,就感恩心态,军事方面天才,这是政治头脑有些不灵活。
当然,大多数人,在那种情况下,其实都是会做出韩信那样的选择。
然后接下来就是郭子仪了。
郭子仪算是结局最好之一了。
郭子仪也不是没有被帝皇猜忌,只不过人家政治敏锐。
在第二次被削去兵权后,郭子仪把自己领兵以来唐肃宗所赐的手敕,诏书1000多件,汇编成20卷,献给唐代宗。
代宗很是感动,还主动检讨自己“大德不明”,让郭子仪不要有疑虑。
第一百八十三章 士为知己者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