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5章 何时参加科考?[2/2页]

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 周小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
      她精神不太好,说了几句话,安慰了一番之后赵益夫妻两就出来了。
      段青鸿要留夫妻俩在家里用饭,赵益拒绝了。
      送花氏回去他转道去了军营。
      花氏从库房了挑了不少滋补的药材送去段家,又派乌嬷嬷时不时去照看一番,请她帮忙给赵芳调理调理身子。
      田氏担心女儿外孙,直接在段家住下了。
      段青鸿父母早逝,没个老人镇宅,岳母愿意主动过来陪他们,他巴不得一直把人留下。
      晚上,一家人难得围坐一起吃饭。
      天气太热,屋子里像个笼子一样,索性把饭桌搬到了院子里。
      家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阿庆问赵益,“爹,小江叔弄的水车怎么样?能用了吗?”
      赵益:“能用,不过也要有水才行。”
      赵朔插了一句,“贾叔说已经找到好几个水源,打了七八个水井出来。”
      他们兄弟天天两混迹在军营,知道的事情也多。
      赵湛:“爹,如果还不下雨,今年收成会如何?”
      他农学这一科学得还不错,不过到底没有实际接触过,也不敢估计。
      “减产七八成。”
      花氏惊叫出声,“这么严重!”
      赵益点了点头,这场旱灾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粮食减产是肯定的了。
      不过这辈子有江岫白弄出来的水车,应该能挽救一点损失。
      牛大勇夫妇已经赶往江南收粮,银矿开采量也很大,榆城局面不会太差。
      赵睿捡起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白米饭塞进嘴里,“可不能浪费粮食了。”
      赵朔也很忧心,“爹,娘,咱家的米粮还够吗?要不要多屯一点粮食?要不我等下去信叫三叔从靖安府买几车运回来先备着。”
      “够,足够你们吃了。”花氏让他不要操心。
      赵静适时问道,“咱们老家不会也干旱吧?”
      他担心里长家粮食欠收,小花吃不上饭。
      阿庆敲他脑袋,“老家隔了十万八千里,跟这里情况怎么可能一样。”
      赵静傻笑道,“也是哈。”
      “咱们庄子上也会粮食也会减产吗?”
      阿庆有两个自己的庄子呢,庄子是她现在经济的一大来源。
      赵益回她,“没水都一样。”
      唉。
      阿庆叹了口气。
      啥时候才能积累到十万两银子给蛋蛋升级哟。
      希望三叔在府城新开的铺子,能帮她多卖一点话本吧。
      晚上,赵湛见赵益去了书房,随后就跟了上去。
      没有下人在书房伺候,赵益自己上手磨墨,看样子应该是准备写信。
      赵湛凑了上去,“爹,我帮你磨。”
      赵益抬了一眼,随即将手里的磨交给儿子。
      赵湛主动提起自己的日常,“爹,先生最近在教我天文,农学,水利。”
      “嗯,怎么样,可有吃力?”
      赵湛摇了摇头。
      学的内容确实很杂,不过对他来说比较简单。
      赵湛试探着问道,“爹,我何时参加科考?”

第225章 何时参加科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