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绣的狼头纹是他们武馆和镖局的标志。
做好后,用包袱把两件衣服一双鞋子包好,在家里找了个洗的泛白的黑色包袱,又包在了外面。
“晴儿,你过来,咱去你大哥屋,你给娘写封信。”
“娘,要写啥啊?我的字不太好看。”
到了大哥书房,晴儿坐在椅子上摊开笔墨。
“不妨事,是写给你二哥的,不用使太好的纸。”
“嗯,我知道了。”
晴儿从椅子上蹦下来,去找了一张他们练字用的旧草纸,又坐了回去。
姜母现在一边说:“就写,阿毅,这是娘给你师傅做好的两身衣服和一双鞋子,用包袱包好的,一起给你师父。我怕把新包袱搞脏,又包了一层,你把最外层的旧包袱收起来,拿回家。”
姜母看着晴儿写完了,她看不懂,觉得字写的也挺方正的。
“就这样吧。”
“好的,娘。”
姜母把纸折好,回放房间塞到了包袱里。
第二天一早去了跑牛车的姜四郎家,让他把包裹给捎到大威武馆给姜政毅。
因为大威武馆所处梨树村,是牛车过路必经地,绕进去走一会便到了,耽搁不了多长时间,运气好还会捎到进城的客人,所以姜四郎并没收钱。
几日后的傍晚,姜母跟晴儿在院子里缝衣服时,姜四郎进来了。
“小婶儿,在家做衣服呢?”
“唉,是四郎啊,快来坐坐。”
“不了婶儿,我这刚回来,今天路过大威武馆,刚好遇到政毅弟,他让我给你捎个口信,说衣服和鞋子他师父穿着都合适,这是他师父捎给你和晴儿的。”
姜母接过东西,是用两层荷叶包裹,麻绳缠紧的。
“政毅弟说这是他师父的朋友送他师父的荷叶糕,甜糯口的,他和师父尝过了,剩了几块,就让他给捎回来了。”
姜母打开后,荷叶糕甜腻的气味散发出来了,乳白色的糕点上印的荷花纹样,一共九块糕点,糕点不小,每块有成人的巴掌大两指厚。
“小婶子,这荷叶糕可不便宜啊,寻常人家可舍不得吃,我在县里的珍糕坊见过,一块要三十文钱呢。”
“啊,这么贵。”
姜母想着姜四郎家有两个孩子,就包了三块糕点给他做答谢。
姜四郎走后,晴儿和姜母吃了一块。
想着这天气炎热,糕点也放不了几天,就又扯了片荷叶包了三块糕点,送给了隔壁阿杏,还了给她派绣活的人情。
第18章 拜师礼(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