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拜师礼(上)[2/2页]

一世晴欢 芃清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夏天的风吹起来暖暖的,一晚上衣服就干透了。
      第二天吃过午饭,一家人凑在一起研究要给郑馆长做身什么衣服。
      “一匹布四丈,一匹布能做两套到三套男子成衣,郑馆长这一身我估摸要用两丈布。做长衫还是短衣?”姜母量着衣服的尺寸说。
      “我觉得,郑馆长性情粗犷,对衣物不那么讲究,待客时也穿着习武的衣裳。娘可以给他做两身,一身缎面的长衫,待客的时候穿。一身棉布的短衣平日不练武的时候穿。”
      “嗯,我赞同大哥说的。”
      “行,明天我就去县里的布店选料子,等做好了,就托人捎过去。”
      对于儿子交代的事情,姜母很上心,一天也不想耽搁。
      晴儿听到要去县里,自告奋勇地说:“娘,我也要去帮着选料子。”
      “行,带上你!”
      傍晚时,姜政安和姜政毅结伴回去了。临走时,二人说学业紧,下个月不回家了,等九月初再结伴回家。
      第二日,姜母领着晴儿去县里,她们两个人花了八文钱坐了牛车,两个时辰就到了。
      到了布店,发现最便宜的素面缎面布也要六两银一匹,最便宜的丝绸布要十两银子一匹,棉布就便宜许多二百文一匹。
      最后选的是黑色纹金色丝线云锦的缎面,这样的半匹布掌柜开价四两银子,半匹上好黛蓝色的棉布一百二十文,一匹中等竹月色的棉布一百六十文,还有半匹藕荷色的棉布八十文。
      姜母砍价后,掌柜的一共要了四两二百二十百文。
      又去路边小摊买了一些线,三双布鞋底子,一共花了二十五文。如果在百梧坊里买这些,没有六十文下不来。
      路过百梧坊时,门口摆了一些畅销的荷包、香囊、手帕等小玩意。晴儿好奇地走过去看,发现她跟娘上个月接的绣活也摆在上面。

第17章 拜师礼(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