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六章 竞争[1/2页]

汉不熄 夜游梦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人只是略微点头致意,并未多语。
      自从上一次陈安德带着明廷给予东浦明人的援助回到东浦后,东浦上下的明人都是欢呼雀跃。
      为了表达对吕宋明廷的感激,陈上川特意让陈安德再一次前往吕宋。
      而在陈安德离开东浦不久,就传出了广南欲发兵东浦镇压明人的消息。
      得知此消息的东浦商人,使者纷纷逃难吕宋,不再愿意回东浦。
      而陈安德也已年过花甲,不过一风烛残年的老人,就算回东浦也挽救不了什么,也只得留在了吕宋。
      而今明廷在吕宋设立县社,大量南洋华人纷纷来到吕宋。
      随着明廷控制下汉民人口的不断壮大,妇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明廷于是在拉瓦格,维甘开设了书院,武堂等,而且还是与四海商会等民间合办,陈安德也借此投身到民间教育中。
      与清廷不同,刘煜直接废除了八股文,开始引进西学,如天文,地理,医学以及荷语,西语等外语。
      为了让吕宋的明人能够开眼看世界。
      陈安德还亲自著撰西洋游记,将自己一生在欧洲所见所闻,所遇国家,人物以及生活方式详细写下,供吕宋各书院学子阅读。
      吕宋明廷缺乏文官,这是一件不幸的事,却也是一件幸事。
      这使得明廷在管理吕宋土地,在设立县社时不得不委派当地的番人官员,像户部不少官职甚至还委托了四海的商人担任。
      但文官的缺乏,却也使得吕宋明廷不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在引进西洋天文,地理,医学的同时废除八股文,明廷进展的异常顺利。
      而今明廷与四海商行等民间势力合办了书院,共有各期学子两百人。
      在书院中,无需学繁懊无用的八股文,而是学习西方的天文,地理,以及医学,荷语等外语。
      因为和四海合办,书院甚至还专门设立了商学。
      明廷不单单为汉人设立了书院,甚至还专门为当地的土邦番人设立了学堂。
      并规定每一个土邦部落年13岁至16岁的番人男孩必须到各个县社的学堂读书。
      而各个土邦酋长贵族的子嗣甚至可以进入书院中与明人学子一同读书。
      建立书院是明廷在吕宋新办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书院中学习的学子踏入官场,也会以更加包容的心态与丰富的见识去推动历史的齿轮,让明廷走向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旅程。
      “大人愿意让东印度公司在吕宋开设商馆,确实让我意外。”戈尔一脸敬佩的看着刘煜。
      谁都知道四海商会背后的大人物是谁。
      而今吕宋的海路,山道贸易几乎都被四海垄断,源源不断的银两流入四大商行的口袋里。
      而今刘煜竟然让东印度公司在吕宋开设商馆,这不是从四海商会手中抢钱吗?
      若是明廷出于打压四海商会的目的,那还情有可原。
      可问题是四海背后的大人物可是刘煜

第二百零六章 竞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