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四章[1/2页]

汉不熄 夜游梦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的李督自然不知道他率领明军船队所驻扎的岛屿,后世称为巴丹岛。
      离台湾仅仅隔了一道巴士海峡。
      由于岛上依旧有海盗活动的迹象。
      登岛的上百名军官兵选择在靠近沙滩的一处缓坡下建立营寨。
      负责接应林栩的明军官兵在半道上就与退下来的伤兵们汇合了。
      再派一人护送伤兵回营寨后,就立刻跟了上去。
      到了日落时间便于林栩率领的两班汇合。
      巴丹岛很大,凭借几十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岛屿探索个遍。
      而海盗明显藏匿在了茂密的雨林中。
      正午的伏击,也让明军心存警惕,在摸索一番确定没有海盗的痕迹后,林栩率领两个班也退了下来。
      想必藏匿在雨林深处的海盗们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被明军发现了。
      在明军和海盗在巴丹群岛玩躲猫猫的时候,吕宋的明廷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拉瓦格的明廷开始铸币了。
      但出乎所有吕宋明人的意料,新铸造的货币不是崭新的银锭而是银元。
      这无疑震撼了吕宋明廷官场,商场。
      这一切自然是刘煜的主意,在南下吕宋后,明军无论是剿灭海盗商会所缴获的钱币还是通过贸易所获得的钱币都以西班牙银圆为主。
      这也给明军换算带来不便,毕竟明军和大陆流通的是银两与铜币。
      银元在十六世纪末方才流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基本作为士大夫的玩物罢了,并没有作为流通货币使用。
      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割地赔款,用白银换成英国人索要的银圆,从那以后银圆伴随着西方人来到大陆而逐渐成为流通货币。
      此时的明人依旧看重银锭,对于西班牙银圆并不是很认可。
      毕竟以银两为单位的银锭与西班牙银圆并不等价,换算也很麻烦,对于这些五大三粗的明军文盲而言,能分清哪个轻哪个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与四海商会贸易时,明军依旧以银两单位来计算,而南洋流通货币是西班牙银圆,换算一事费时费力,够让明廷和商会头疼的。
      明军占据吕宋岛北部后,刘煜思索一番又与苏郎青等四海商行商人商谈一番后,决定铸造银元以取代银锭为主要的货币。
      这无疑极大震撼了明廷官场。
      以萧武为主的明军武将纷纷劝阻。
      并不是萧武为主的这些明人武将们有什么大见解,觉得废两改元会对明廷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而是因为萧武觉得刘煜手伸的太长,竟然要铸币。
      因此在刘煜提出铸币一事时,萧武为首的武将便极力反对。
      不过刘煜执意铸币,朝廷上的武将们一时半会竟然也拿刘煜没办法。
      毕竟这年头,不单单要有兵,有钱有兵那才是真侯爷。
      铸币一事,鲁王也只好依着刘煜了。
      只是鲁王和萧武有些不解。
      银两本就是中国的货币,大明几百年下来都是用银两,怎么到了吕宋居然要废两改元。
      若是此时的吕宋明廷有腐儒文官在的话,估摸着刘煜都能被他们用吐沫子淹死。
      可惜吕宋明廷没有腐儒文官,那些五大三粗的明军将领们也不懂什么银本制,在刘煜的一再坚持下,鲁王也只好接受了废两改元。
      此时自然没有后世的两元之争,但西班牙银圆的大量使用和银两单位的碰撞也让明廷颇为头疼。
      西方人根据大型银币通行几百年来所累积的经验,认为25~28克是比较合适的规格。
      较此更重的大银币,无论在制造、携带或行用上都不方便。
      在近代,西方列强所用的大型银币都差不多在25~28克,小型银币如英国一先令、德国一马克及法国一法郎,则在5~6克。
      清朝末年,国内最通行的大型银币是西班牙本洋及墨西哥鹰洋两种重约27克的外国银币,故中国新造银元仿

第一百四十四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