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刘海其实并不是很放在心上。
毕竟谁会在意一个历史上的失败者呢。
但事实上袁绍现在也是一个实力十分强大的对手,所以刘海才会召来众文武议事。
毕竟在历史里袁绍官渡之战后,袁绍大军的伤亡其实都不大。
袁绍的兵力依然是曹操的好几倍。
底盘也没有缩减,官渡之战之前是雄据四州,官渡之战打完后还是雄据四州。
打完官渡之战,历史上的曹操也是花费了七八年多的时间才蚕食掉这四个州。
可见袁绍其实还是很有实力的。
最后的败亡也是因为袁绍早死。
然后几个儿子疯狂内讧才导致灭亡。
至于几个儿子为什么看着大敌曹操不管而跑去内讧,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太傻。
而是因为他们都很强。
比如说元朝末年,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都很强大,谁都没有把北方的元军当一回事。
元军还没有灭呢,他就互相开干了,干完了才去干的元军,照样能把元军给灭了。
明末清初,南明时代也是一样。
南明的几个大帅想法也是一样,后金是什么垃圾啊,还没有当年的元军强大呢。
我们先内卷一下,卷完了再收拾后金,绰绰有余,结果失败了。
所以说袁绍这几个儿子看着曹操这个大敌先不管。
而是先进行内讧这个逻辑上其实并没有大问题。
他们都认为,自己人决出胜负后,还是能轻松灭了曹操。
如果袁绍这几个儿子内讧成功后,还是灭了曹操。
那我们今天读的故事就变了。
只会觉得袁家好牛逼,一边内讧还能一边灭掉曹操,强大的离谱。
所以历史有很大的偶然性。
成王败寇!
是胜利者,胜利后才书写的历史。
元末也是一样,如果朱老四干完陈友谅,干完张士城过后,然后被元军给干掉了。
后世只会说他们内部不团结,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所以说无论历史怎么样,袁绍本身还是很强大的,刘海也是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
众将到了以后。
刘海也是把探子传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北方的公孙瓒已经被袁绍击败,自焚于高楼。”
“如今袁绍整合了黄河以北,占据了并冀青幽四州之地,声威大震,诸位怎么看?”
毕竟袁绍一统四州后,肯定会来找自己的麻烦。
自己和袁绍可是还有着血海深仇。
&n
第107章地利人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