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了。
倒不是刘海有多善良,只是在乱世人口资源还是比较重要的,屠杀一万人也确实过于残暴。
刘海突然想到了,唐朝才有的一种机构叫做教坊司。
教坊司,始于唐代的教坊,明代改为教坊司,隶属礼部,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同时也是官方妓院。
还有送教坊司去的,是战争时俘虏了战败者的妻女家眷,或者罪臣的妻女家眷。
依此可作摇钱树,尤其犯了贪污罪的,用它作些赔偿。
像对付政敌逃犯,则可以使政敌难堪受罪受辱。
教坊司这些女人都是出身贵族大家,所以,大多数罪臣以前的同事都挺喜欢耍她们玩。
美曰其名,你走了帮你照顾下妻女,其实是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
要知道,这些在教坊司里的女人,当年不是将军妻子,就是大臣女儿,都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人,现在被训练之后拿来让人玩乐,这会让人心理感到变态的满足。
刘海当即就决定,在洛阳城成立一个教坊司,设立七七四十九个大院。
把以前那些罪臣的妻女家眷,还有这些被处死不愿投降的将军大臣的妻女家眷,全部收入到教坊司。
而男人就全部处以墨刑,在脸上刻字,世世代代轮为劳役。
而且他们出门的时候必须头上必须带着绿头巾,腰上绑着红色的褡膊,脚上穿带毛的猪皮鞋。
以便显示有家人是教坊司的身份,另外这样的男人走路不能走路中央,一定要在路边走。
这样一来,这一万多人,不但可以给刘海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来提高西凉大军的军饷。
军饷的提高,不但可以提高士兵们的忠诚度,作战时士气也会更高。
劳役则可用来修路、修城墙、维护水利提高粮食的产量。
简直是物尽其用,这要是全杀了,多可惜啊。
刘海已经开始后悔,以前杀掉的那些罪臣家眷了,这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军饷和劳力。
至于没有斩草除根给未来带来的巨大潜在危险,刘海已经不在乎了。
为了大汉的经济发展,为了大汉的农业发展,刘海愿意无私的承担这一切。
将近五万的青州兵降卒,刘海则全部把他们收编成了自己的军队。
全部打散后,编入西凉军里,弥补此次大战造成的兵损。
于禁、李典、乐进、程昱四个降将的家眷,以及全部族人,则全部都迁往洛阳,放弃在兖州原本拥有的一切。
光李典在兖州的族人,就有将近一万多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搬迁工程。
刘海没有给他们商量的余地,你可以选择不搬,那些不投降的将领和家眷就是他们的下场。
到了洛阳之后,刘海也会根据他们在未来所立的军功,给他们的家族再进行封地。
刘海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劳的将领,也不能不对这些降将降臣加以制衡。
毕竟刘海的心魂,可看不到他们的忠诚度。
兖州,则留下张辽、徐晃、陈宫三人领兵八万进行留守。
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曲辕犁这种跨时代的黑科技也全部引入兖州,加速兖州的农业发展,改善民生。
各郡县,因为战乱还有搬迁造成的官员不足。
刘海则故伎重施,在兖州颁布招贤令,重用当地的寒门学子。
当然也是使用实习制,能者居之,不行的就换其他人。
刘海忙完这一切后,已经是几个月过去了。
看着兖州也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刘海也心满意足的回到了洛阳。
如今天下十三洲刘海已经坐拥三洲,凉州能提供战马,司州和兖州则可以成为粮仓,有着大量人口基数。
待完全消化完三洲后,把这些转化成自己的实力,刘海就可以进行新一轮的征伐。
与此同时,远在徐州的刘备也迎接来了自己的新生。
第45章创办教坊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