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3章 麦克阿瑟的“借岛战术”[1/2页]

我在亮剑,开局救下李云龙 码字农民黄三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43年10月1日,东北挺进军部队跨过鸭绿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兵团作战历时八小时,最终以全歼驻守平壤城的关东军第七、八师团而胜利结束。
      是役,东北挺进军出动各种型号的火炮八百余门,坦克装甲车两千余辆,空军还出动了上千架次的战机,以及三个步兵集团军总计20余万兵力。
      战役之初,就摆出了一副杀鸡用牛刀的架势。
      战斗打响之后,东北挺进军各参战部队更是将一支世界一流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技战术打法在世界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战后统计,平壤之战全歼关东军三万余人,而东北挺进军部队的伤亡人数不到百人,战损比达到了恐怖的1比300,这在整个世界战争史上,都堪称冠绝古今的奇迹。
      也正因东北挺进军部队粗暴、直接、近乎碾压式的打法,引起了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长官麦克阿瑟的注意。
      从大东沟海战大捷,到二十万大军跨过鸭绿江,再到八小时攻克平壤城,这一个个战争奇迹,都在第一时间被整理成情报,通过盟军太平洋舰队的内华达号战列舰传输回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部。
      盟军司令部作战参谋室的高级参谋们,日以继夜的分析、评估着这一封封军事情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华夏东北挺进军郭振东所部,拥有强悍的军工产业做支撑,其部将士作风硬朗,战斗力强悍,为盟军各国部队中,实力不容小觑的一支武装力量。
      特别是东北挺进军部队在高丽半岛上对日作战的连战连捷,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即可全歼整个高丽半岛的日寇关东军。
      这对于正处在“跳岛战术”第二阶段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部来说,可是一个冲破日寇建立的第二岛链防线的天赐良机。
      “跳岛战术”,顾名思义就是夺取西南太平洋上对盟军向日寇本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从而将太平洋战役的主战场放到日寇的本土进行作战。
      然而,在跳岛战术的第二阶梯,盟军太平洋联合舰队在取得马里亚纳海战胜利后,就和日寇陷入了僵持阶段,迟迟打不开局面。
      在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二大岛屿塞班岛上,盘踞着日寇第43师团的数万兵力据险而守,盟军数次试探性的登陆作战均以失败而告终。
      马里亚纳距离盟军在中太平洋上最近的海军基地埃尼威托克有1000海里,距离珍珠港有3500海里,其漫长的后勤补给线成了盟军进攻塞班岛最大的制约。
      如此一来,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跳岛战术迟迟不打开局面,反倒让小鬼子有了得以喘息的机会,叫嚣着要把太平洋变成盟军的坟墓。
      就在麦克.阿瑟和一众盟军高级参谋一筹莫展之际,内华达号舰长霍华德就传来了东北挺进军部队在高

第223章 麦克阿瑟的“借岛战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