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五章 衣锦还乡[2/2页]

横推山河九万里 易子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那叫什么,过度装逼,反倒容易适得其反。
      当天晚上,王父喝的是酩酊大醉,早上睡觉,都是笑醒的。
      在一群老兄弟面前秀了一圈儿子,王父显然是了却了一段心愿,整个人的精神都好了一大截。
      想来早在几天前,他估计就琢磨着秀儿子的事,现在终于等到王阳回来,才得偿所愿。
      而王母同样如此,不过她早在前几天打牌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几个老牌友面前秀了儿子,心情那叫一个舒爽。
      而王阳回来之后,作息倒也规律,除了练武还是练武,一心一意,并没有受到什么干扰。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王阳却是离开了仙临,随着父母一起回到了大河村。
      这次回大河村,王阳为了两件事,一件是办酒,请村里人,还有亲戚朋友吃喝,当然,这个酒不收份子钱,也不能收份子钱。
      还是那句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现在名扬天下,武功横压同辈,是少年这一代的天下第一,这要放在过去,那连武状元都比不过他。
      毕竟武状元不过是一国之第一,而他这个规模显然很大。
      这个世界,古代考武状元,也是有年龄限制的,文状元可以四五十岁登科,但武状元不行。
      读书人年纪越大越聪明,但武功却不是,考武状元是一个捷径,给一切潜力无限的年轻人的捷径,让那些年轻人可以更好的进入中央权力集团。
      要是过了年纪,有门路的也就罢了,若是没有门路,那就只能进入军中从小兵做起,积累功勋,才能升迁。
      而在古代,一般考武状元的年纪限定在二十八岁之下。
      当然,文考虽说不限定年龄,但年龄大了,却是会影响成绩的评判,文状元也几乎都是年轻人。
      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许多人一旦成名,都有在家乡办大宴的习惯。
      办这样的筵席,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杨名,这个杨名,是将外面的名声落实,以免出现许多流言蜚语。
      同样也让家人颜面有光,名声是个好东西,有了名声,别人看自己,以及看自己家人的目光都不一样。
      就像过去,富有的商人之家,是远远比不过落魄的书香门第的,这就是名。
      二也是回报乡里,当然,这并不是乡邻差你这一顿饭,而是一种态度问题,若是不办一番筵席,难免为人所诟病。
      王阳自己倒是不在意这些东西,但考虑到家人,却是必须得办。
      他的父母倒也罢了,已经秀了一次,再加上常年不在乡里,倒是没什么,但他的爷爷奶奶就不同了,老一辈的,比起年轻人更在意这些东西。
      这一次要是不在村里办一番筵席,两个老人定会留下心结。
      是以王父在和王阳商量这件事的时候,王阳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少年杯的奖金足足一千万美金,税后也有七百多万,换成人民币,已经接近一个亿了。
      以王阳现在的身价,就算大摆筵席三天三夜,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第一百九十五章 衣锦还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