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人连事情起因结果都不清楚,怎么能莫名其妙就被扣了个莫须有的罪名。
      “素日便听闻老侯爷清正廉洁,又好施乐道,是百姓之间十分用拥护的官员之一。不过现在这些人犯下的可是大罪,若是身在其中,又哪里来那么多身不由己毫不知情?”轩辕煜依旧如往常般的冷漠口吻,只是落在有心人耳中却带着颇有几分深意。
      “太子亲手经办此事,哪些人是否是被牵连太子心里应当有答案。”
      “身在其中便是参与,若是个个都要去追究他们是被牵连还是主动参与,那些杀人发火的不也有理由为自己辩护了?”
      太子和老侯爷你来我往,除却皇上谁敢出来多加阻拦,偏偏皇上却是坐在高台上一言不发,脸上的神色令人摸不透他此刻的想法。
      南宫瑾见状,自然是站出来帮着自家父亲,却被老侯爷按下不允许他出面,太子现在尚是针对他,若是自家儿子被牵连岂不是无妄之灾,何况儿子同十二皇子情同手足,那边又是亲兄弟,罢了罢了只是想想便令人尴尬。
      皇上不言不语,太子似乎没有放弃与之针锋相对的意思,其余人皆是不敢插手,朝堂上的气氛一时尴尬到令人窒息。
      老侯爷深知再辩下去也争不出个结果,两人定然不会被对方说服,再争下去不过是在浪费时间,一切还是要听皇上定夺,只是太子却似乎一定要和他辩个高下。
      “这事上上下下牵连到几百人,横跨时间之长令人发指,我倒是不知老侯爷为何坚持认定有些人便是无辜的?”轩辕煜反问道,比起老侯爷的断然他倒更喜欢反问他,每反问一句便引发众人思考一次,在心中思来想去竟觉得还是太子的话更在理些,而老侯爷未免太过武断。
      老侯爷素日里便是说话当仁不让,多年养成的习惯岂是说改就改,现在竟被太子利用,心里诧异之余却还是生出几分对太子的佩服,如此细节却也被他发现,若是哪日等他登基,如此智谋齐国必定后继有望。
      轩辕煜一句话便将朝堂上三分之二的人拉拢过去,南宫瑾又被他按着不许出面,老侯爷一时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太子不妨听臣一言?”上官墨旁观许久,见老侯爷无人相帮于心不忍,何况他也并不赞同太子的做法。
      “丞相请说。”
      “现在太子和侯爷的话在我等看来皆有道理,罪魁祸首当然不能轻饶,但有些人却是很明显被牵连进去,,罪过者严惩不贷,牵连者法外开恩,恩威并施,方彰显皇家气度,太子以为如何?”丞相的话听起来似乎是在和稀泥,实则却是转了个弯在帮着老侯爷说话,毕竟太子坚持的向来是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丞相倒也是个仁慈的。”轩辕煜对上官墨的站队似是毫不惊奇,冷冷的瞥了他一眼也不回应他,转过身走到众人前头,对着大殿之上的人拱手作揖道:“既然意见相驳斥,那便全凭父皇的意思。”
      ......
      “然后呢?”上官芸急匆匆的问道,皇上肯定同自家爹爹一样,看着是两边都不支持只是旁观,其实内心早就有了定论,只等着最后两波人争论完了他再出面。
      上官钰正在帮着敲核桃,头也不抬道:“皇上采纳了父亲的建议,不过可能是为了安抚太子,将此事交给了太子经办。”说罢将敲开的核桃肉放到上官芸眼前,盘子里已经摆满了满满当当的核桃肉,只是上官芸方才听的焦急,还没来得及吃。
      “但是我寻思着皇上下这决定应当是为了安抚老侯爷,否则怎么会还将这事儿交给太子负责”要知道这事最后的结论全凭太子的调查,由他负责查探结论如何还不是全凭他一张嘴。
      上官芸深知自家哥哥的脾性,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脑子一根筋所以很少参与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就连他也能看出来,那皇上的意图岂不是很明显,皇上对太子的喜爱便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吗?
      “行了你也别担心,一个姑娘家天天皱着眉头老的快。”上官钰被自家妹妹紧蹙眉头的模样弄得有点想笑,却还是努力绷着脸,认真严肃的说到,“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旁人不知你还不知道吗?就别瞎操心了。”
      “天天说我老,那我老了你不也老了。”自家哥哥心大的让上官芸不免有些无力吐槽,不过想来却也是这么个道理,罢了罢了爹爹是个有分寸的人,又没在皇子的斗争中站过队,想必轩辕煜要对付一时半会也轮不上他,自家何必在这自寻烦恼。
      上官钰手边的核桃早已敲完,兄妹两一边吃一边聊着别的,南宫月热衷于搜集八卦趣闻,和她相处久了京城内那些达官贵人的后宅秘闻听了不少,现在倒成了两人解闷的乐子,自家爹爹自母亲过世后再未娶过二房,那些个明争暗斗在丞相府从未发生,现在听了旁人的倒也是新鲜。

第104章 朝堂风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