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传了出去,她喜欢江独楼的事情自然也就瞒不住了,但田敏如显然是不在乎这一点小事了。
      但她最后是被冷弦扔出去的,听说柳蛰病重,谢绝见客,田敏如闹了个寂寞。
      柳蛰又“昏迷”了三天,这三天里朝廷彻底炸了。
      江独楼没了,摄政王空缺,尚书令也空缺,朝中一切事务的决策权都落在了尚书省丞靳文书身上,俨然成为了隐形的摄政王。但大邵人心动摇归动摇,依旧运转良好,除了每天吵成一团的百官,民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可是就在昨天,通州疫情突然反扑,田向佐上奏弹劾靳文书,说他赈灾不利,本来疫情已经控制住了,现在却突然反扑,还有萧良和西戎人入邵,也都归结于他监管不力,能力不足,他田向佐带头提出,罢免靳文书的官职,由晋南王江晔暂代尚书令。
      可是江晔拒不领命。
      江危是个没什么主见的皇帝,之前连修个城墙都得请示江独楼,后来跟江独楼生了嫌隙,不问他,改问江晔了,若是不方便问江晔,那他通常会问太傅李君玉。
      可是如今江晔身为当事人,不愿任职;江独楼已死;李君玉失踪这事在江独楼死亡和萧良复活、西戎人入侵这三件大事之下,显得微不足道,没什么在乎了。
      能给他提意见的三个人两个找不到人,一个成了闷葫芦,江危懵了。
      朝廷上赞成和反对的人一半一半,江危也再找不出一个能当主心骨的人了,这些人也没得空逼迫他,两个派系的人忙着互掐,于是这件事整整僵持了三天。
      迫于无奈,尚书省的事还得靳文书以代罪之身继续劳心劳神。
      若说苦不堪言,大概没有人比靳文书更有资格诠释这个词了。
      然后就在最后一天,江危的龙案上开始陆续收到各地送来的奏折,内容大同小异,都是有人故意散播关于羌国覆灭的过程,尤其是国王王后惨死的那一段,传播的最为广泛,各地百姓都在暗中控诉先帝的暴虐。
      后来又出现了羌国死里逃生的遗孤的传闻,百姓又纷纷为他感到惋惜和可怜。
      各地怨声四起,朝臣有些顶不住了。
      礼部尚书一夜之间头发掉了一大把,上朝都是同僚搀扶着来的,“皇上,谣言再不遏止住,恐生哗变啊!”
      江危心说我也想遏止,可是我得有办法啊。也不能把传谣言的都给抓起来,打不得骂不得的,这玩意它膈应人啊。
      再说了,最难搞的是谣言它不是谣言,它是真的。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都听说过这件事,只是一来羌国不算大国,先帝好战嗜杀,平生一大乐趣就是到处跟人抢地盘,抢的多了,百姓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没多少人再去关注,所以不管羌国王夫妇死的惨不惨,在当年那种乱世里其实都没引起什么轰动。
      不过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对这件事有所耳闻,要说辟谣那是不可能的了。
      鸿胪寺卿连敬为难道:“那也不能承认啊,这若是承认了先帝的暴行,有辱皇家颜面,损害皇上威信,以后还怎么治理江山?”

第455章 合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