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全颔首:“你是家里掌柜的,你说啥就是啥……”
有钱时也好,没钱时也罢,姚德全对金钱不是多看重。
他在意的是家庭,其他都顺其自然。
一夜好眠,第二天赵长林把赵宝如送去了学校,陪了朱家旺三天,军训开始他离开省城。
赵长林跟赵长军去了北京,见的苏远航,准备在北京开一家投资公司。
原本预计是在北京逗留一个月的,因为一些事情多待了一个月。
入冬哥俩开车才回去,事情敲定了,投资公司已进入装修阶段,余下事情不用他们问,苏远航给操办。
哥俩轮班开了十多个小时的车到了省城,到家赵长林睡了一天一夜才爬起来。
这段时间他太累了,在北京通过苏远航结交不少权贵。
赵长林洗漱一番从家里出来,跟大家伙聚聚,在省城逗留三天回了老家。
八月份出的门,十二月份回来的家。
“舍得回来了?”
赵长林呲牙:“你要是不欢迎我,那我走就是了。”
姚春妮翻白眼,赵长林笑了笑,赵浩瀚抱住了他大腿。
“老儿子,你怎么又胖了?”
跟个小猪似的,赵长林抱起来颠颠自己儿子体重,觉得他快有九十斤了。
赵浩瀚撒娇,搂着赵长林脖子笑嘻嘻的。
“少吃一口都不行,能不胖吗?”
赵长林抱着自己儿子坐到沙发上:“老儿子,你太胖了,以后少吃点。”
赵浩瀚窝在赵长林怀里笑眯眯不言不语,显然是不愿意少吃。
赵长林低头看看自己小儿子,轻笑,抬头目光看向姚春妮。
傍晚两口子带着四个孩子去姚保仓那边吃的饭,冯贵荣做了一桌子的菜。
“妈,你怎么做这么多菜?”
冯贵荣看看赵长林:“不是给你做的,给我外孙子外孙女做的……”
赵长林笑了笑:“原来我自作多情了。”
姚保仓轻笑:“别说你了,现在连我想吃点什么都要借四个孩子光……”
这是玩笑话,冯贵荣对他们一家向来能舍得。
开开心心吃顿饭,晚上八点多钟回的家。
红日村铺上了水泥路面,家家几乎都是红砖房了。
路灯也按上了,村里通了自来水。
可以说,红日村虽然是个村,但家庭收入都不低,每家最少有三个工人,再种点地,家家日子已经奔小康了。
这一切都离不开赵长林。
要不是他提点王德根,三个厂子不会在红日村落户。
最开始解决九百多村民工作问题,如今三个厂子员工已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人。
赵长林在村里雇用了两百多人,一个村里能有多少人?
可以说,整个红日子,除了老人跟孩子,大多数人都有工作了。
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老人在家种点地,维持一年吃喝,日子想不好都难!
因此王德根得了个模范村长称号,要不是他年纪大了,仕途远远不会止于一个村长。
就算如此王德根也很知足,为何?
等他卸任了,由王德根儿子接替红日村村长职位。
算是上头领导对他一种变相补偿!
第236章 依赖、大哥老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