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林就知他们会这样想。
他笑了笑,等自己弟弟把话说完,这才缓缓开口。
“想在屋里种菜就要利用有限空间,地上的确是种不了多少菜,我们可以往墙上种菜呀?还可以做架子……”
随着赵长林的话,赵长军三人明白他的意思了,疑问也出来了。
“大哥,就算如此,还是种不了多少菜呀,空间毕竟是有限的,种出来的菜能卖多少钱?费那时间还不如卖冰糖葫芦呢!”
赵长林却说:“过年蔬菜价格高,比卖糖葫芦赚钱……”
一串糖葫芦除去成本能赚二分钱,一百串才赚两块钱,人遭罪不说,最主要是不能保证天天卖一百串。
蔬菜就不一样了,过年再穷的人家都会买点,菜价要比平常高出几倍。
赵长林话说完,赵长军乐了。
“大哥,要是这么说,一个年前年后,我们不得赚个几百块钱?”
赵长林笑了笑:“要是整好不止几百块钱。”
赵长军兴奋了,搓了搓手:“大哥,那还等啥?你说咋干,我们现在就整。”
说干就干,把西屋倒出来,东西搬空,为了节省空间,赵长林把炕都扒了。
赵宝丽姐俩给把菜种子拿出来发芽,赵长林哥俩扒完炕,找板子搭建架子,再做槽子。
叮叮咣咣两天时间才把架子槽子搭建好。
第三天赵长林去姚保仓帮忙,姚春妮过礼,需要人忙进忙出。
在姚家忙了一个上午,下午回来赵长林带着赵长军去挖土。
种子发芽种在槽子里,随后开始烧炉子。
温度要保持在零上二十七八度。
“大哥,我算服你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赵长林看看自己弟弟,有些臭屁:“你大哥聪明不行吗?”
在赵长军眼里,自己大哥无所不能,想出这个点子一点也不稀奇。
其实赵长林没想起种菜,那天去赵永强家,他三婶用盆子种大葱,问他们家种没种大葱呢,这才让他想起后世的蔬菜大棚。
“大哥,炉子要是这样烧,一个冬天得多少柴火?”
家里柴火虽然多,可也架不住这样烧。
每天需要烧十六个小时炉子,几天就一垛柴火。
“柴火你别担心,地里苞米茬毛嗑茬多的是。“
赵长军附和:“也对,实在不行爬树锯树杈烧。”
赵长林点头:“看看今年成果如何,要是好的话,来年我们就盖房子种,到时候买煤炭烧,省的搭个人看炉子……”
种的少买煤不划算。
赵长军嗯了一声,哥俩聊了一会,赵长林转身去了东屋。
拿上手捂子,去仓房拿上镐,赵长林去地里刨毛嗑茬。
现在大地没有冻实,只是浅浅一层,一天赵长林刨了两马车。
“长林,你家柴火都那么多了,你怎么还往家整柴火呢?”
赵长林家地多,自然不缺柴火,见他拉柴火得人忍不住询问。
“毛嗑茬烧的干净,闲着也是闲着。”
回了一句会赵长林笑吟吟赶着马车往家走,到家邵翔帮着卸车。
日次早上大队广播喇叭响了,通知大家伙去开会。
每年这时会议都是土地承包跟分配问题,赵长林可去可不去,他家又没包地。
&nb
第37章 滑头、蔬菜大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