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身上棉袄拆了。
想用棉袄里的棉花给赵长林哥俩各自做一副手捂子。
本来他们身上棉袄就没有多少棉花,赵宝丽一看,也把棉袄脱了下来。
没有布怎么办?
姐俩找出来两条自己裤子,从每条裤腿上取下一些布。
东拼西凑做了两副手捂子,姐俩挺高兴。
“之前要是想到这个办法就好了。”
办法是赵宝娟想出来的。
“这也不晚,大哥二哥回来一定会很高兴。”
赵宝娟笑眯眯露出两个浅浅酒窝,目光落在两副手捂子上。
赵宝丽自言自语:“本是平常物件,到了我们兄妹这里却成了稀有物。”
崔桂芬吝啬的很,这么多年他们四个冬天干活都没说给做个手捂子。
你冷不冷跟人家没有关系,只要把活干完就行。
还有他们每个人身上棉衣,都是薄薄一层,用崔桂芬的话来说,厚了浪费。
对他们兄妹是棉衣厚了是浪费,她自己孩子穿得厚就是怕冻着,意思感冒买药还要花钱。
赵宝娟脸上笑容渐渐消失,捋了捋自己胸前两个麻花辫:“姐,我们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赵宝丽点点头:“是的,早晚有一天我要让大洋马好看。”
赵宝娟没有言语,目光移到一旁,心思渐渐飘远。
可能自幼心理留下了阴影,赵宝娟十分恐惧崔桂芬。
要是自己哥哥姐姐不在场,就她自己在崔桂芬跟前时,大气都不敢喘。
屋里刚安静下来,隔壁孙家婶子马海燕来了。
“婶子快坐。”
马海燕这不是第一次来他们家,笑呵呵坐到炕沿边上。
“我也没地方去,来你家坐一会。”
东西两院溜门子都是平常事儿,一来可以拉近关系,二来彼此之间有活也能帮衬一把。
赵宝娟话少,都是赵宝丽跟马海燕聊。
“你大哥他们糖葫芦卖的怎么样?”
赵宝丽笑眯眯:“每天都能卖完。”
马海燕眼底闪动着算计之色:“一天能卖多少串?”
赵宝丽毕竟是个十六岁孩子,哪有那么多心眼,更不懂什么是人心险恶。
马海燕打听的可详细了,连用料多少都问了问。
赵宝丽认为是单纯拉家常,问什么说什么,打听清楚马海燕回去了。
姐俩谁也没多想,没两天隔壁孙家小子用自行车驮着糖葫芦去了集市。
赵长林走村,不知道这件事情,晚上回来听他们说的。
赵宝丽姐俩不算笨,把那日马海燕来问的话学了一遍。
赵长林听后笑了:“随便他们,卖糖葫芦又不是我们一家。”
话是这么说,可赵宝丽姐俩心中不是滋味。
集市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往来的人就那些,多出来一份卖糖葫芦的,自然要分刮其他人买卖。
孙家见赵家哥俩糖葫芦卖得好,以为他们干也能卖得好,结果有时一个上午都卖不出几串。
最好一天卖个十来串糖葫芦,隔了七八天,马海燕厚着脸皮端着一盘子豆包找上了赵长林。
第15章 套话、人心险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