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今天你做什么?”黄老问道。
      “今天有12台手术。”
      谷“我跟着看看,都是胸腔镜吧。”
      “今天准备的都是楔切小结节,我准备从今天开始做单孔腔镜。而且要是没必要的话,不下引流。”
      邓明双手虚握,看着自己这位便宜小师弟。
      这么激进么?
      下个胸腔闭式引流能怎么样呢,大不了明天拔掉就是。
      而且有闭式引流可以避免气胸出现导致患者的危急状态,最起码值班的医生心里放心不是。
      可周从文竟然连闭式引流都不想下。
      “嗯,胸外科也该有不下闭式引流的术式了。”黄老悠悠说道,“下一步不能着急,患者和医生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什么时代做什么时代的事情。”
      “知道,老板。”周从文晓得这是掏心窝子的话。
      做事情,并不是做正确的事情就好,而是要看这个时代。
      日间病房其实周从文也并不着急,那至少是2005年以后的事儿了。
      现在么,不下闭式引流就已经足够惊世骇俗,必须要手下的医生都认可这一点并习惯。
      “老板,手术您上么?”
      “我不上了,楔切有什么好做的。”黄老道,“单孔的手术做的多么?”
      “第一次。”周从文道。
      “那我站在下面看着。”
      说完,黄老背手弓腰,缓缓离开icu。
      邓明回头看了周从文一眼,跟着老板出去。
      周从文和袁清遥给患者换药。
      患者的胸部切口不大,心包引流也极少,顺便把引流给拔掉。倒是腿上取大隐静脉的切口是最长的,不过并不影响什么。
      换完药,周从文扶着患者从床上下来。
      不光是患者有些恍惚,连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都用莫名惊诧的目光看着这一幕。
      冠脉搭桥手术!
      患者做的可是冠脉搭桥手术!
      就算是手术成功,术后用13天呼吸机降低心肺负荷都是正常的。
      可是黄老与周从文做的患者第二天就下去……
      手术效果之间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以至于重症监护室“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们都无法相信。
      “别担心,腿上的缝合线不会崩开的。”周从文一只手拎着患者的胸瓶,安慰着患者。
      “我自己走?”患者问道。
      “对呀。”周从文道,“没什么事儿了,慢着点自己走出去。”
      现在还是2003年,术后的理念不行,周从文很清楚这一点。
      在十几二十年后,大手术的患者术后2448小时就要做康复运动已经成为常态。
      然而现在,恨不得把患者捧在手心里,连大小便都不让患者下床。
      其实很多术后血栓的患者都是躺出来的。
      患者试探着往前走了一步,好像没事,他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术前更有力量,也更稳了几分。
      “是不是没事。”周从文笑呵呵的问道。
      “挺好的,我怎么感觉我能跑了呢。”
      “那不行,现在最多可以自己上卫生间。”
      周从文和患者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忽然一个声音传来。
      “你怎么下地了!”
      ……
      ……
      注:早报是我管的第一个心脏搭桥的患者喜欢看的,我给他带过3天的早报,以此留念。

856 早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