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岳听了女儿的话,心中不由暗暗思忖,她的人生何止走错了道路,连三观都出现了很大的偏颇,现在已经是二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必定是纠正不过来的,就算是纠正,他这个做爹的却他也没脸指责,女儿的话一针见血、字字诛心,都在指责他没有照顾好这个家,给金家丢了脸面,甚至她现在活得不好都是他的罪过。如果他此时再一次把没有教养好自己女儿的责任推诿在弟弟和弟妹两人身上,恐怕女儿现下就会翻了脸,将他从这屋里撵出去,这万万不是他要的结果。他的后半辈子还指望这个不知成为“凤”还是“凰”的女儿呢,这样的金主“爸爸”可不能得罪,否则惹怒了她,不仅可能没有清福可想,还有可能被女儿铁面无私地送进监狱。那他这二十年不白白逃了吗?
翻过来,说句实在话,这些年来,金东岳没有一刻不在忏悔,当年不过为了点钱,他搭上了自己的后半生,搭上了女儿的一生,搭上了整个金家。他都不必细想,也是知道弟弟一家和女儿在金家村是不好过的,定遭了不少白眼。
原本各家管各家的事,就算旁人家出了什么事情,也只是几天的热闹新闻,过些日子大家伙也就都忘了,可金家村不同,家家都是沾着亲带着故的,互相之间连祖宗八代都了解的清清楚楚,金东岳干出这种丧天德的事情,是大家都刻在心里忘不掉的,切要时刻叮嘱自家孩子离他们家孩子远一些,最好不要一起玩,甚至话都不要说。这种思想不是不可理解,杀人犯能养出什么好货色来?
金家村是西南有名的村子,先是因当地出了不少忠义之士,都一一被地方志记下,为后人传唱。再到后来,便是因为他们的祠堂规矩甚是严苛,甚至到了现代,祠堂都在村子的管理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现在有行政领导村长、村支书,但实质上更有群众说服力的还是祠堂的老先生们(原先称族老,民国时候随西方叫法,改成了老先生)。除了村子里最有权势的大祠堂之外,金家村还设有大大小小三四十个五福堂,这都得是家族里品德最高尚、最有文化的人来担任,除非有例外,否则一族之长是终身制度。家族里的一般事宜就是在五福堂里进行,村子里有了大事,才会召集众人开大祠堂,各族族长去开会,再回来把事情反馈给家人。到了现在,通常,大祠堂的老先生和村长是一个人,也偶有例外,但即使是外来的行政领导,也会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年轻的,更加注重这种传统又有效的管理方式,所以都竭尽全力协调两种管理方式,才能至今将金家村的祠堂文化保留的这样好。
说回到金东岳,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他也可以想象弟弟一家和女儿在金家村是如何自处的,弟弟一家碰到这样丢人的情况,定是在五福堂和大祠堂里受大罚的,他们的日子一定是难过极了,
第291章 金家村出了名儿的祠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