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97章 不当皇帝了好不好?[1/2页]

大暴君 大明宫中有个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俗话说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从闾城再度之后,李承阳让大队人马先行,自己则带着十三、岳云等人一路游山玩水,足足一个月后才回到长安。
      在长安待了不到半个月,又带着一大群莺莺燕燕们去了万花谷。
      走时还是初春,回来已入盛夏。
      长安城里太他娘的热了!
      这不禁让李承阳想到了一个不记得从哪儿看来的气候国运论。
      大概意思是说当大气候偏温暖时,农耕文明就能很快迎来盛世和辉煌,与之相反,当大气候甚至进入冰河期,那农耕文明就会陷入动乱和衰落。
      这个理论很明显是建立在气候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上的,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
      如今长安的天气这么热,是不是意味着大气候偏暖?
      那也就是说农耕文明的盛世要到了?
      大夏就是个农耕文明!
      至少现在还是。
      如今的大夏离工业文明还远得很,更别提科技文明了,就算有阿诺和那台三维塑模器的存在,这个过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但如今的大夏又确确实实是在大踏步的前进。
      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在李承阳那些国策的激励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发展。
      而万花谷还会时不时送些新鲜玩意儿去科学院,然后再由科学院推广至全国。
      如今的大夏百姓都已经不用蜡烛了……电灯那玩意儿肯定还没法儿普及,但现在长安城中家家户户都有煤油灯。
      煤油灯只是一个缩影,农具、织具、载具都在飞速的进步。
      这是李承阳早就已经预料到的事。
      大夏本身就地大物博,再加上北凉、扶余、百越、新罗、百济以及花剌子,尤其是铁州的丰富资源……
      有钱有资源,再加上阿诺脑袋里存贮的那些知识技术和自己这个大暴君在国策上的全力支持,那发展起来不就是跟坐火箭似的么?
      技术革新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催生出能适应它并推动它继续发展的社会制度。
      也就是说,生产力水平将最终决定整个社会的组织模式和架构。
      这也就是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学时就学过的知识,李承阳当然不会忘记。
      现在大夏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李承阳觉得不出三十年,大夏就会完成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其间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是无法避免的。
      但却可以未雨绸缪,设法将这些问题的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他可不想自己的子孙像某位皇帝那样被推上断头台。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李承阳非常清楚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有多么的薄弱。
      他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和理念,但如今时代的发展已经被自己推上了快车道,这样的优势很快就将不复存在。
      几十年,最多一百年后,就不会有人再像当下这般认为皇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到了那时,如果自己的继任者不愿放弃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不是断头台,就是花生米!
      这也是李承阳将所有后宫嫔妃们带到万花谷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要在这里开一个非常重要的家庭会议,长安城的皇宫中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那个地方也有些过于严肃了。
      李承阳想要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向自己的红颜知己们宣布自己的想法并征求她们的意见。
      是的。
   &

第997章 不当皇帝了好不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