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他的手微微颤动,片刻后却自她手心抽出,随之说话的语气亦开始变得生硬,“你想让我不进那道门?”
看着他毅然指着不远处的宫门,她忙摇了摇头,平静地抿了一笑,“不,你想知道的,我同样想知道。只是那道宫门,由我来走。”
比起外廷的宫员,女眷命妇更方便出入宫阁,加之九丫曾有皇帝的口谕,六宫内廷畅行无阻,那道嵌着九九八十一颗鎏金门钉的宫门,对她来说算不上一道屏障。对她的提议,杨宇桓虽然坚持反对,可依旧拗不过她的固执与那两队依然把守着宫门的守将。
“我会平安回来的,你不必担心。”她道,接着又凑近他耳边低声说,“若真出不来,你会有足够的时间集结人马,我想那时不会有人妨碍你。”
此言落时,她毅然转身,徒留他立在风中。等回过神时,见到的只是一抹萧瑟的背影,他此生中从不曾见过。心头如锥刺一般地疼痛,让他呼吸微促。有那么一瞬,他想要追过去拉住她。可她的脚步异常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是她的选择,亦是给他的承诺。
“日落后,我会等你回府。”在她没入宫墙的一刻,他扬声道。
她的脚步微滞,再次提起时,步子快了些。
宫径向北,便是丽正殿,再往后便是后廷了。九丫熟悉这条路,几年来几乎每月都会来此。由大理石铺成的石板路,晴不会燥热,雨不会潮洼,大约是世上最好走的路。但对九丫来说,却是最难走的。那时每每进宫都提心挑胆,生怕乾宁寻她的麻烦。可今日原本最该担心之时,她反而坦然了。
“三夫人,皇上已在御花园中备了茶点,请这边行。”内侍细着声音道。
九丫点头,并未多言,顺着他步入了牡丹花堆砌成冢的花径,刚转过道花篱,已见着乾宁的背影。内待只将她带至此处,便示意她自行入内。
茶应是今年的新茶,循着茶香而去,片刻便在亭外。嫁入杨府后,在杨宇桓的潜移默化下,她对茶道算得上有些见解,从前每每入宫,时常会被乾宁请去吃茶。但品茗这事,多少看个心情。若无心境,什么好茶也都是嚼蜡。
“令郎的事,朕已经从魏王口中得知了。你与杨大人还需多顾及身体,不要过于伤心了。”乾宁在命九丫进亭入座后,便是如此说的。
从他的神色中,她看不出异样,但乾宁这样的人,又岂是她能看出心思的。九丫低下头,并没有领命入内,只保持着叩拜的姿态,开口道:“谢皇上关怀,臣妇今日以此颜面面圣,实在不敢近前伺候,还望皇上恕罪。”
乾宁点头,面色似有同情,“失子之痛,朕能理解,又何罪之有,你且进来说话吧。”
九丫身子微抬,依然没起身上前,“若皇上能理解,还望请皇上再恕臣妇妄言之罪。”
言止声落,乾宁正倒茶的手微滞,双眼微挑,仔细地望向仅隔几步的女子。今日的宫门,不太平,他虽然深处宫中,但早有人来禀报过谁人意欲闯宫。
“难得见到杨大人如此失态,你们不想多欣赏片刻吗?朕可是想看看,他究竟能做出什么有趣之事。”
先前听闻此事时,他便是如此回答,但没想到,来的竟是她。然而无论是谁,夫妻两的目的皆是一般吧。
乾宁稍作沉静后答道:“恕你无罪。”
茶香氤氲出薄薄水汽,隐着乾宁似是而非的笑意,九丫视而不见,只知道一句话,君无戏言。她清了清喉头,将声音尽量放缓,“今日前来正是为幼子失踪一事,日前在驿站的情形,想来王爷已经告知皇上,而其后之事,大约皇上与王爷就无从知晓了。”
&n
328 大结局(2)(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