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然不会,只是将柴胡也一并找来了。”
      杨宇桓顿时笑了起来,“这倒是他的性格,听你这口气,似乎不是因为此事。”
      她点头,将今日出城的经过讲了一遍,接着又说:“要不,我隔日去打听打听。”
      人尽皆知临安城的南郊是穷人聚居之所,而但凡这种地方都不怎么和谐,说理没人听,讲法无人理,就连府衙里的衙役也不会管这里的事儿。九丫虽胆儿肥了些,却毕竟是女子,听她如此一说,杨宇桓立马着了声儿,“不成不成,那地方怎是你能去的,况且你就不怕打草惊蛇?”
      “那要如何是好?”她问。
      他双眼微虚,片刻后方道:“你不是说过余有年在南郊住过不短的时间,何不去问问他。”
      提到此人,她的脸更沉了。本来她与他便有些不对付,从前每次找他帮忙,便要通过邹淼,如今连邹淼这条线也断了,便是柴胡成婚那日,她远远地瞧见了他,还专门绕道而行呢。
      杨宇桓自然知晓她的心思,便开口说:“他不久前调至工部,我倒可以去问问。”
      “那不就是害你滥用职权,不成不成。我自个儿的事,还是自个儿想法吧。”她摇头道。
      其实他早猜到她会如此回答,就如同莲坊的生意一般,虽会问他意见,却绝不让他帮手。从前还当她拿他当外人,后来有一日,她才提及原因:“你整日在朝中已经够累了,难不成还让你操心莲坊的事儿?我可不能这么自私,不过若杨三公子能给些许指点,我定以重金酬谢。”
      此话之后,杨三公子便处之安然,今日也不例外。
      虽说她决定自个解决此事,可是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觉得去余府是最为快捷简便的法门。毕竟南郊不大,以余有年的心思,打听个人应不是难事。
      于是,次日九丫无奈地出了杨府。余府上,她曾住过几日,虽然最终闹得不怎么愉快,可府上的管家是识得她的。
      “原来是九公子,我家大人不在府上。”因为主子的愿意,管家对她亦没有好脸色。
      她忍了忍,便道:“我在此等便可。”
      管家挑了挑眉,说了句“随你”后便将人留在了门房。这一月的天气,还是冷得很,没有炉火,片刻后脚也僵了,她不由得暗骂管家小气。正跺着脚来回走动时,便见余有年回府了。
      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见着门房里走出的人,余有年先是一惊,接着嘴角一勾,皮笑肉不笑地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九……不不不,如今已是杨三夫人,不知您找在下有何要事。”
      余有年的口气不善,但她既然能来余府,便已经想到会有这样的待遇,所以应上了一笑,“确是有点小事。”
      “是不是小事,应是我说了算吧。”余有年朝府中走去。
      九丫在他身后咬牙,索性直接开口道:“我是想向余大人打听南郊的一户人家。”
      “三夫人真是闲来无事爱折腾,南郊的事儿也与您有关了?”口气愈发的挑衅。
      其实他此言确实在理,别说南郊的事儿她管不着,就算初晴的事儿,也与她没什么关系。而此次之所以拉下面子为一件闲事儿来求人,只是因为不愿断了从前的一切。不管是从前对邹淼,还是如今对初晴与邹清音。
      “南郊北街第一户人家,院前有棵大榕树,若余大人知道,还望相告。”她依然不去理会他的刁难。
      余有年见讽刺无用,难免没了兴致,“这一户,我倒是知道一些,告诉你倒也无妨,只是我亦有个条件。”
      终于入了正题,九丫忙问道:“什么条件?”
      余有年的笑总算端正了些,随即便答:“见邹淼一面。”
      自两月前与邹淼闹得不甚愉快后,九丫便没再与他说过话,可毕竟是骨肉亲情,再怎样怨恨,一见面却还是一笑泯然,更何况她并非真的九丫,更何况此次邹淼还主动道了歉。
      “阿九,除了那件事……”他垂着眉,一脸的哀愁。
      其实这两个月来,他没少打听她的消息,去过醉仙居,去过莲坊,甚至还在这两处蹲守过数日,最后还是余有年将人劝了回去。再后来他便将气撤在了杨宇桓身上,将之当成了负心人,当众大骂过两次。直到某日无意听邹清音提及杨三夫人的身份,才恍然大悟,而得以确认则是在几日前郡王府的婚宴上。

228 兄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