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九章 宋朗归心[2/2页]

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阳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历来各朝皆因治政之弊而亡。
      若紧或弛,总失了分寸,尺度偏激。
      例如秦朝以严刑峻法为主,引得百姓怨声载道。
      汉高祖入城便一改其过,废除严苛的秦法,只是约法三章,广播仁义之名与四海。
      隋朝因苛捐杂税而亡,唐朝便休养生息,减免税赋劳役。
      而唐末因藩镇作乱,强枝若干而亡。
      宋朝便杯酒释兵权,大肆打压武将集团,强干弱枝,避免地方武将拥兵自重。
      如今徐风便是效仿古人。
      曹操屯田制压榨百姓,严刑峻法摧残民生。
      以霸道驾驭百姓,令百姓民有菜色,积怨已深。
      几乎废掉了当年徐风苦心为曹操积累的好名声。
      因此徐风如今便要反其道而行之,再次采取宽松的仁政,让百姓感念刘备军的恩德。
      至于那位率军造反,开门献城的宋朗。
      倒是让徐风颇感兴趣。
      大唐商会遍及中原,对于情报自然是看的重中之重。
      只过了两天时间,徐风便查出了宋朗的来龙去脉。
      没想到宛城真的是藏龙卧虎,竟然藏着这么一位造反高手。
      稍加思索,徐风便向刘备建言。
      与宋朗见上一面,私下表态,免除其当年参加黄巾军的罪行。
      并征辟其为官,进入帐下协助治理宛城。
      毕竟他在宛城也待了好几年,在宛城也威望甚高。
      有他辅佐,宛城百姓的接受程度还更高一些。
      刘备也从善如流,直接答应了徐风的建议。
      宋朗一开始也颇为忐忑,不知道刘备会怎么对待他这位前黄巾逆贼。
      毕竟汉朝之乱,就是从黄巾军爆发开始算起。
      刘备当年更是征剿黄巾军的重要人物之一,对于黄巾军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但事先徐风已经给刘备补了补课。
      帮他详细的分析了官逼民反,以及黄巾军这种造反团体本身的时代局限性。
      刘备也没有辜负徐风的政治课教学。
      见了宋朗,一通天花乱坠的分析讲解,直接把宋朗听的是两眼发直,嘴唇子直颤。
      刘备先是确定了一部分黄巾军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被逼无奈之下才反抗贪官污吏。
      随后又分析,黄巾军本质上还是不能带给百姓安定平稳的生活。
      就算黄巾军推翻大汉,结果不过是换了个皇帝,照样还是一样的日子。
      甚至可能更糟。
      因为黄巾起义本质上是以宗教为幌子,整体充斥着迷信色彩的愚昧性。
      若是张角登基,可能会建立一个神权为主的宗教国家。
      到时候百姓的日子可能更苦,情况也丝毫不会有改善。
      总之,结合两者之长的刘备,终于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能力。
      拉着宋朗是彻夜长谈,嘘寒问暖,坦诚相见,最后甚至唠起了家常。
      第二天一早,徐风便见到宋朗两眼通红,从刘备住处走出。
      脸上泪痕未干,几十岁的中年人,此时却像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一般。
      脸上再无以往的郁结和沉闷。
      反而多了一丝阳光与开朗,甚至主动向徐风打起了招呼。
      很显然,宋朗对于刘备再无芥蒂猜疑。
      刘备麾下也终于多了一位肯效死力,愿为其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得力能臣。

第五十九章 宋朗归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