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 大军将至,新野危急[1/2页]

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阳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元直,我今早已向主公请求过意见。”
      “主公已经同意我的建议,拜你为军师祭酒,平时将城中兵马归你训练。”
      “若是未来有征战之事,便是由你全权辅佐主公,调配城中兵马,我绝不妄加置喙。”
      徐庶听到徐风的话,顿时是惊呆在了原地。
      原本他以为徐风初掌大权,肯定是要将所有权柄牢牢握在手中。
      事无巨细的都要横加干涉,才能贯彻他的变法。
      自己纵有韬略,也只能于其帐下听候调遣,难以尽展才华。
      但此时,徐庶终于被徐风的气量所折服,恭敬的一拜到底。
      “鸿羽先生,请受我一拜。”
      “元直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妄加揣度,惭愧,惭愧……”
      徐风将徐庶扶起,继续交代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鸿羽早在许都,便早已听说水镜先生门下有三位大才。”
      “卧龙凤雏,皆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如今元直既然认定玄德公为明主,何不也将其余二人请来,共同辅佐主公?”
      徐风知道,虽然看似三人都是谋士,擅长之处似乎有所重叠。
      但实际上三人的才能恰好互补。
      徐庶更擅战场指挥,统兵决机。类似于战术天才,可在阵中指挥军马。
      诸葛亮更擅在一定的范围内,统筹全局,达成一个大的局部战争目的。
      例如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很显著的成果。
      而庞统则是战略奇才,擅长的是更大层面的统筹规划。
      例如庞统曾评价孔明,眼光过于执着一地。
      占据荆州,固然占据地利,便于进攻。却是将自己置于险地,稍有不慎便是腹背受敌。
      最后制定的相隔千里,而两路攻曹的计划,也变数太多,实现起来易出变数。
      当然,这么评价三人未免过于片面。
      例如诸葛亮实际上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单纯以将帅的层次来评价他,未免有失偏颇。
      若是能凑齐了这三位大军师,自己就能安心坐镇大本营进行变法。
      天下征伐也用不着自己操心,没准哪天醒来一看,天下早已经被平定了。
      “先生?先生?”
      徐庶的声音很快打断了走神的徐风。
      “在下蒙鸿羽先生不弃,如此倾力举荐,自当为主公善举贤才。”
      “可惜庞统庞士元,早在许久之前便游历天下,四处进学。”
      “一时之间,倒也无处去寻。”
      “至于孔明,却恰好在不远处的卧龙岗隐居。”
      “我择日便去孔明处,劝其加入主公帐下。”
      虽然庞统暂时不知下落,让徐风颇为惋惜。
      但若能找到诸葛亮,劝其加入,那绝对是如虎添翼。
      徐风如今繁杂的工作量,起码能有三分之一可以交给诸葛亮来处理。
      现在城中的糜竺简雍等人,不过是寻常文士,处理一些普通政务还行。
      若是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徐风自己都不放心。
      第二日,一连串的消息,便引起了城中官民的沸腾。
      首先是徐风不顾诸将的反对,直接将名不见经传的单福提拔为了军师祭酒。
      并且言明,若遇战事,调兵遣将,统筹谋划,将以此人为主。
      徐风甚至将刘备佩剑转赠,若城中将士不服军令,可持剑斩之。
      这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行事。
      刘备把军事指挥的权利交给徐风。
      那是看在你名冠天下,才通古今。
      但你却视之若草芥,轻易与人。
      若是所托非人

第九章 大军将至,新野危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