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一直都……”
      雾华嘴角的笑意忽然垮了下去,雾蕊看着她的神态,惊了一瞬。
      “怎么了?”
      “没什么,可能是姑娘最近这些日子以来太累了,所以睡得才多吧?”
      雾华说着,一边挑起眉头看向雾蕊。
      两人对视着,都心道不好。
      最近几天,安子篱的确劳心劳力,疲倦嗜睡也是可能的。可是在往前推进,之前无事发生的时候安子篱十日有九日也是犯困的。
      平白无故,哪儿来那么多瞌睡?
      雾蕊担忧的看了那边已经昏睡过去的安子篱一眼,没敢打扰,先到了黄安江边再说吧。
      好在是老太太在那边有熟人。
      深夜,他们终于到了黄安江畔,凭着蒋氏的嘱咐,抵达了江边的一个码头。
      雾蕊先下了车。,走进码头边的一个小木屋,“请问是刘大嫂吗?”
      屋子里坐着个膀大腰圆的女人,正在豪迈的喝着一大碗水。见到雾蕊的身影忽然出现在门口,连嘴都没来得及擦,就匆匆跑了上来。
      她咕噜一声把那一口水都咽了下去,嬉笑着道。
      “您就是京城来的安姑娘吧?你家祖母的昨夜就传来了信,咱们都盼着你来呢。”
      雾蕊脸色一红,“大嫂!我们家姑娘还在马车里呢,我是姑娘的贴身丫鬟,我叫雾蕊。”
      刘大嫂尴尬的笑着,“瞧我这眼力,您这侯府果然与众不同,就连侍女都穿得如此气派,怪我,怪我,快请姑娘下来吧。”
      雾蕊小跑回马车边,“姑娘,到了。”
      安子篱在雾华的搀扶之下缓缓走下了马车,对着刘大嫂嫣然一笑。
      “大嫂好。”
      “姑娘不必客气,我阿娘以前是老太太身边的婢女。小时候我也见过你们老太太,都是老熟人了,还客气什么。”
      蒋氏身边曾经有个岁数不大的丫鬟,因为那丫鬟的母亲是老太太娘家的旧人,又是个难得的忠仆,只可惜因为一场疾病忽然去世了,只留下这么一个丫头。
      老太太不忍心,嫁过来的时候便把那当时才三四岁的小丫头一起带了过来。
      让她跟在身边,一边教养一边伺候着自己,长到了出嫁的年纪,把她嫁给了一个秀才。
      那秀才读的书不少,只是家境实在贫寒,中了秀才之后便没再读书,借了钱来京城做了点贩卖香粉的生意。
      后来慢慢做大,也开了一家小商铺。
      老太太当年就是看着他为人老实,把那丫头嫁过去虽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平安终老。
      后来他们夫妻二人离开了京城,来到了这黄安江畔。
      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只可惜儿子早夭,只剩下了一个女儿,便是刘大嫂。
      听说刘大嫂生来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别的姑娘读书,绣花。她偏喜欢上树摸鱼,没想到之后还真的在黄安江畔做起了打渔的生意。
      文人看不起他们这些做粗鄙生意的人,但刘大嫂却不以为然。
      日子是自己的,旁人说什么都不做数,所以便一心扑在了码头。
      除了打鱼之外,偶尔还做点摆渡的活计。
      有时候运货,有时候送人。
      总之日子过的风生水起,倒也还算是潇洒自在。
      安子篱被刘大嫂请进了木屋内坐下。
      “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刚得了点儿茶叶,我这粗人也喝不出来是什么好东西。正好姑娘来,就孝敬姑娘了,还请姑娘不要嫌弃。”

第237章 我一定回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