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只有一个要求[2/2页]

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不定型啫喱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
      就好像彭正伟要拍校园爱情题材,他明白什么是卖点吗?
      核心就两个字,青春。或者再变换一下,回忆。
      那个年代的集体回忆,才是这类型电影的最大卖点。哪怕是那个年代的爱情,也必须要具有共性,才能引起一代人的共鸣。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火了,而《致青春》等等仆街了。谁特么的青春是堕胎、打架、车祸、三角恋……也就国内导演脑残拍这些,你不仆街谁仆街?!
      像《青春派》那样不好吗?
      像《少年班》那样不好吗?
      非得整那个逗比狗血情节,真当观众傻啊?
      所以说,方既明已经猜到彭正伟要拍什么了。无非是想搞深度,但你搞深度,你可以拍校园欺凌啊,你可以拍老师势利眼啊,你可以拍学生和家长的冲突矛盾不理解啊……这些不都挺有深度吗?
      这才是方既明要求必须按照剧本拍的缘故,当然你也可以不按照来拍,拍好了方既明也不怪你。但如果你整什么花活,那对不起,下一部电影你没份了,甚至你要坐几年冷板凳,除非有大老板愿意为你的合约付出违约金。
      不仅如此,你拍的电影,终剪权也是在公司手里的,所有带有你私货的片段都会被删去……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你不仅好处没捞到,甚至还要坐冷板凳,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有时候啊,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方既明是觉得彭正伟当初给了他机会,想报答一下他。没想到彭正伟不领情不说,还觉得是方既明禁锢了他的创作灵感。
      行吧,那就放手,看看彭正伟有啥本事。
      方既明倒不是看不起彭正伟,但事实上就是如此,像彭正伟这样自命不凡的导演多了去了,但方既明就没见过几个是真混出名堂来的。
      或许真的有,比如方既明看了新签约的导演,有几个剧本是写得真好,灵气逼人那种。
      但彭正伟嘛,方既明还没见识过。
      因为从概率上讲,这样的几率太小了。
      “方董,我一定会好好导戏的。”文业桦再三保证之后,才惶恐不安地挂了电话。
      是啊,方既明在这一点上的执着,让很多人想不明白。但是,不妨碍这些导演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不,前些时日就有一个二货导演这么做了,别说拍了,剧本都被方既明亲自写评语:想死去第二家公司,什么玩意!
      可见,这个剧本是多么的见不得光,这个导演是多么的二货。
      在中国,你就算没有主旋律,也不伟光正,起码符合正常人逻辑思维和道德底线吧?写这种剧本,这要么是那人傻,要么是那人坏,要么是又蠢又坏。反正不是正常人,正常人怎么会想着拍这样的电影,挑战观众的底线?!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只有一个要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