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节目直播间啊?
谁主谁次啊!!!
对此,楚歌温润一笑,并没有细细解释,而是先问了个问题:“诸位可知,这茶树有哪几种树型?”
树型?
黄老师回忆了下,答道:“据我所知,这茶树一般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市面上大多数茶都是灌木型生产而来的。”
“是的。”楚歌点了个赞,朝着直播间的网友科普道:
“茶,这一词来源于神农氏,传闻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从此,茶文化便扎根于这块大地上。”
“目前来说,市面上大多数好茶都来自于灌木型茶树,因为这种树型不仅产量大还便于采摘。”
“但你们可知,那些最顶尖的茶种都是需要上了年份的乔木型古茶树才能产出。比如,市面上最顶尖的武夷山大红袍,就是用武夷山上几株大红袍母株的枝丫通过的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茶树所产,产量极少,可谓是有价无市!”
“至于母株,那已经是不可能了!它已经被国家列为了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了,现如今已经安排了专人保护且被禁止采摘了!而且,当地政府还专门为了这几株母树投了上亿的商业保险!”
黄老师和那位职业品茶人老王却是都表示了认同。
老王发弹幕说:“的确是这样的,武夷山上那几株大红袍母树年份悠久,是不用想了。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就是通过栽培过后的纯种大红袍所产,每年产量极少,但无疑是大红袍里的顶尖。往往一出就被炒到天价,其他的种类的大红袍也都是一斤万元的存在。”
一斤上万元!
有价无市!
这两个句话一出,顿时掀起万丈波澜。
茶文化虽然浸透在了龙国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茶叶界的各种渊源。
大部分人都只停留在低端茶、高端茶之类的概念。
人们往往知道某些茶叶经过营销,身价翻了几番,变成了某种奢侈品。
但只要听上懂行之人一说
直播间网友们都沸腾了。
“一斤上万!喝的是金子吗?”
“就是就是,突然觉得楼下的绿茶蛮好喝的。”
“不懂就问,这些茶真的不是被炒起来的价格吗?”
“本人觉得茶的味道都差不多诶。”
“讲实话确实是这个价,就楚观主说的那个武夷山大红袍,母树每年的产量低的可怜,往往一两都是有价无市!”
有人表示了质疑,但很快也有懂茶的网友进行了科普。
“职业品茶人老王:不可否认,有些茶商哄抬价格确确实是败坏行业道德。但茶这个东西,其实不在于茶叶本身,喜欢的人更多的是品尝着一种人生。”
“品尝茶的过程?”
这是一个有些深奥的问题了。
看着弹幕,黄老师微微一笑,确实感触颇深。
早年成名的他,如今儿女双全,逐渐也开始追求起来养生健康类了。
在这其中,茶是他这几年接触颇深的。
于是,眼尖的观众看到黄老师脸上高深莫测的笑容,纷纷道:
“出现了!老狐狸的笑容出现了!”
“这个笑容……黄老师是深谙其道吗?”
“就是就是,黄老师说一下呗。”
看到直播间里溜到飞起的弹幕,一对楚歌主导有些微词的的节目组导演立马吩咐跟拍黄老师的摄像,“拍好点!这个月绩效给你提50%!”
摄像大哥:……
一会儿降,一会儿升的,真刺激!
导演:谁管他主次!
真香!
第5章 这茶……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