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高昌事变(中)[2/2页]

天下安康 鸣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依城坚守。
      新任的令尹古力施甸自告奋勇,准备前去迎击隋军。
      古力施甸本是昭武之地的石国人,在高昌国内并没有什么威望。虽然凭借政变成了一国之相,但无人信服,他寄希望这一仗,能够提升自己的威望。
      此时虽然新国王是麴仲斐,但国家的权利实际上都掌握在阿史那氏手中。她也没有旁的办法,只得同意。
      古力施甸自信满满地率军前往,在龙泉馆(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与隋军主力相遇。
      其实阿史那氏和麴仲斐等人造反,本就不占民心。虽然很多人对麴伯雅的政策怀有抵触,但高昌国中毕竟还是汉人居多,汉家势力更强一些。
      之前很多人参与到倒麴伯雅的事变中,只是因为麴伯雅的两头讨好,物资多朝贡西突厥和大隋,导致高昌国国内困乏。
      众人原本寄希望麴仲斐当上国王之后,改变这种局面。谁成想麴仲斐还不如麴伯雅,就是一个傀儡,任凭阿史那氏作为。
      阿史那氏废除了麴伯雅的汉化政策,反而全盘胡化,这导致国中汉官严重不满,新的动乱迅速酝酿。
      大隋南下,给了这些汉官一个机会。
      隋军和古力施甸在龙泉馆大战,军中汉将纷纷倒戈,投降隋军。古力施甸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只带着几个亲兵狼狈逃回城中。
      龙泉馆一战,彻底摧毁了高昌国中抵抗的勇气。
      隋军一路连战连捷,攻破交河、始昌等地,直逼高昌城。而高昌国军,或逃或降,几如溃败的羔羊。
      面对这个局面,手段老辣的阿史那氏也没有办法。
      高昌国的造反势力,实际上已经是穷途末路了。阿史那氏许诺的西突厥援兵根本看不到影子,叛军内部又人心混乱,拿什么来抵抗武装到牙齿的隋军。
      这时国中重臣索同便建议阿史那氏和麴仲斐向隋军投降。
      麴仲斐听了大怒道:“汝这是让我洗干净脖子给麴伯雅砍吗?”阿史那氏也不同意向隋军投降。
      索同乃说道:“今日无论是否投降,高昌必破,既然如此,不如暂时投降隋军,留待有用之身。至于大王担心麴伯雅会对我等妄加屠戮,则更加不必,我等投降的是隋军,与麴伯雅又有何干?”
      这时阿史那氏听出味了,便说道:“索公是让我们彻底倒向大隋?”
      “此言不错。隋人支持麴伯雅,只是因为麴伯雅能给大隋足够的东西。但要是咱们比麴伯雅给得更多,隋人为什么不支持咱们?粮食、女人、财宝、土地······隋人要什么就给什么,麴伯雅一个前国王拿什么跟咱们比?我就不信隋人会杀了咱们,一心只用麴伯雅。
      若是隋人不傻,到时候必然留着咱们制衡麴伯雅,则大王虽去王号,则权利却不失。”
      索同的话让麴仲斐听得大喜。
      至于阿史那氏,虽然心向西突厥,也是无可奈何,总不得真成隋人的俘虏。最后她也只得愤愤地说道:“不得不说,你们汉人,还真会算计。”口中痛快一些,却是让索同为使,向大隋投降。

第十三章 高昌事变(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