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西河[1/2页]

天下安康 鸣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严孝武占领辽州,此时北面太原郡已下,新设的乐平郡府也来接收辽山县。他乃引兵向西,进攻临汾要道。
      而此时张文远也率军占领了西河郡,穿过雀鼠谷,南下临汾。
      李渊占领西河郡之后,便将之改为浩州,以刘瞻为浩州刺史。浩州和南面临汾郡境内的雀鼠谷,被李渊视为晋阳之后,第二道防线。
      为阻挡隋军,李渊做足了准备。在他计划中,唐军晋阳城挡住隋军三个月到半年,浩州便能做好准备,然后在雀鼠谷天险再挡隋军三个月到半年。等到隋军突破这两道防线后,已经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他在关中已经站稳了脚跟。
      可惜晋阳失守,一切都成了空。
      张文远南下之后,集中骑兵,直往介休而出。
      而此时刘瞻尚不清楚晋阳已经失守的消息。
      张文远南下,为了调动西河的唐军,又利用李元吉丢下的符印,给刘瞻去信,言“隋军正猛攻晋阳,双方激战数场,晋阳兵少,请刘瞻务必尽起全郡兵马,北上支援。”
      刘瞻得信之后,便整点兵马北上。
      这时功曹靳权便劝道:“昔日唐公有言,使君当紧守浩州,今隰城梁德所部尚未消灭,浩州本就兵力不足。若使君尽点兵北上,只恐浩州防御薄弱,为盗匪所趁。”
      刘瞻却是不以为然道:“浩州怎么能和晋阳相比。只要晋阳保守,我大唐便稳如泰山,就是丢了个浩州,也能顷刻克复。可若是晋阳失守,则浩州将暴露在隋军兵锋之下,必不能保。”
      刘瞻没说的还有,求救的李元吉是唐公的儿子,若李元吉出了事,他就是守住浩州,也没什么功劳,反而唐公所忌恨。
      岂不闻昔日刘封不救关羽的下场。
      于是刘瞻不顾靳权的劝告,点兵北上。
      刘瞻走到张难堡(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与右屯卫军杨义琰所部相遇。张文远也没想到刘瞻竟然主力尽出,而且速度还这么快,此次杨义琰麾下只有一营骑兵,主要目的是前驱设伏的。
      双方猝然相遇,立刻展开激战。
      虽然刘瞻手中有三四千人马,但杨义琰麾下尽是骑兵。战斗一开始,隋军骑兵便直插唐军中军。
      杨义琰是隋军之中少有的猛将,带着骑兵,一往无前地突击,很快便撕破唐军阵型。
      刘瞻稳不住队伍,很快军队崩溃。
      刘瞻也跟着乱军一路逃回介休。
      浩州兵遭此一败,胆战心惊,士气全无。刘瞻也心中震惶,实在没料到隋军战力这么强撼。
      不过刘瞻并不准备投降。刘瞻是李渊晋阳起兵的元丛,曾担任大将军府谘议参军事,自是死忠于李唐政权。
      刘瞻本身征战水平不高,偏向于文官,但还是比较擅长守备的。更何况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加固城防,征召士兵。
      此次逃回浩州后,刘瞻便征调全城百姓,守御浩州。
      张文远兵临城下,派遣使者入城劝降,刘瞻斩杀使者,誓与隋军死战。
    &nb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西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