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章 此消彼长[1/2页]

重建大汉从晋阳开始 想开店的好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百号人,居住在将士一家是显然不可能的,为了不叨扰那些村庄内的其余百姓,刘群便带头与其余骑兵们一起,直接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席地而睡。
      在古代,百姓对并有着天生的恐惧,因为将士们军纪很差,遇到村庄很容易发生劫掠的现象。
      像刘群他们这样,遇到村庄没有扰民,没有劫掠,甚至主动睡在野外,这样的军纪让百姓们极为惊讶。
      而透过本村的将士的关系,村庄里面的父老乡亲也知晓了刘群他们是并州刺史刘琨的部下,此次前来是回乡探亲的。
      村庄内一些老者,更是惊讶道“刘使君果真爱民如子啊,不愧是大汉后裔。”
      东汉末期的幽州刺史刘虞在幽州颇有政绩,不但受到胡人的支持,而且也受到了幽州百姓的爱戴。
      正是因此晋朝历代幽州刺史的残暴,幽州百姓们更加怀念汉朝时期的统治,尤其是蜀汉昭烈帝还是出身于幽州,这更使得幽州的百姓民心更加偏向大汉。
      纪律严明,对百姓分文不取的骑兵们,就让村庄里面的老者,回想起了大汉的军队。
      汉军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纪律性,肯定都是要远超晋朝的军队的。
      “刘琨刘使君已经收复了太原国、雁门郡和新兴郡,两次大败匈奴人,如今放我等归乡,还特意让我们带来了礼物送给乡亲们。”刘群为了拉拢民心,特意在临走前准备了大量的肉干和面粉。
      生活穷苦的幽州百姓,被王浚的税赋压的都快喘不开气来了,家里的男丁又被征调,日子可以说过得极为贫苦。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肉食的味道,对于白面这种东西就更不用说了。
      分到这些的百姓那叫一个感恩戴德,都差跪在地上磕头了,尤其是那些家里还有孩子继续营养的,刘群他们更是解了燃眉之急。
      古代的百姓更为淳朴,尤其是在这种大灾之年,他们无比感恩刘琨的仁义,此刻心里已经开始向往并州的生活。
      这就是刘群的目的,哪怕不能让幽州的百姓们直接前往并州投奔,但起码也要他们心中有这个想法,好在以后与王浚争夺并州时,可以获得民心所向。
      如果幽州的百姓都能对刘琨感恩戴德,他们的民心都向着刘琨的话,那么刘群就有信心一举夺下幽州。
      因为王浚的直属士卒都是幽州人,虽然还有着段部鲜卑这个外援,但主体依然是汉人。
      试想如果以后刘琨与王浚交战,幽州的百姓们都心向刘琨,那么他们便会去劝说自己的儿子,让他们不要帮助王浚助纣为虐。
      这样一来不说会不会出现临阵溃逃的现象,就说王浚手下汉人将士们士气都会跌落到极点,然后每一战只要胜利,那么这些家里受着恩惠的汉人士卒就会直接倒戈到刘琨这一边。
      想要达到这样的地步,仅靠一点小恩小惠是很难办到的,而且刘群他们此次来也没有带那么多的粮食,以晋阳

第二百一十章 此消彼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