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三章 至亲出塞[2/2页]

重建大汉从晋阳开始 想开店的好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
      卫操是拓跋猗卢任命的辅相,在拓拔鲜卑之中的地位就相当于丞相。而刘琨之所以称呼卫操为定襄侯,是因为卫操也接受过晋朝封赏的官职。
      年少的卫操担任牙门将,投靠鲜卑人以后方才得到重用,卫操劝说拓跋六修帮助晋朝对抗匈奴人。
      司马腾得知此事后对卫操赞扬有加,于是便上表为他加封将军的称号。后逐渐升迁为右将军,封为定襄侯。
      刘琨越是如此,卫操越是感到愧疚,于是他便主动承诺道“使君放心,只要我卫操还健在一天,拓拔鲜卑与使君都会是盟友,待到大王统一三部鲜卑,我便再一次劝说他南下相助使君收复并州。”
      “多谢定襄侯,若有一日琨能收复并州,定襄侯才是首功。”得到卫操的承诺是刘琨没有想到的,他虽然没有想完全依靠鲜卑人,但也被卫操的承诺所感动了。
      若不是卫操极力劝谏拓跋猗卢,那么刘琨很可能早在第一次晋阳之战就战败了,现在也会是刘渊的阶下囚。
      卫操与刘琨二人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虽同时效力晋朝却未能相遇,而如今各为其主却又无可奈何。
      夜里,刘琨与卫操于残破、古老的雁门关上饮酒,拓跋猗卢并没有急着让卫操将二人带至草原,也就给了二人彻夜详谈的机会。
      在酒精的作用下,刘琨与卫操两个不再是年轻热血的重臣,坐于分割汉地与草原的古老关卡上,谈起了年轻的报复。
      无论是卫操还是刘琨,年轻时都渴望效忠晋朝而建功立业,结果却都是怀才不遇,刘琨还比卫操幸运了一些,因为他有父亲和哥哥的帮助,又赶上了八王之乱,方才换取了一个并州刺史的职位。
      卫操则是要惨的太多了,他要是能和刘琨一样做到一州刺史的位置,又何必背井离乡去投靠鲜卑人呢。
      谈及到年轻时的报复,就不可避免的想起司马一族统治下晋朝的黑暗,哪怕他们出身士族,却也对着黑暗无可奈何。
      畅谈一夜后两人互为知己,刘琨便也把刘遵代替了刘群作为质子的事情告知了卫操。
      卫操闻言以后表情瞬间僵住,沉默片刻方才说“此事无妨,操亦知晓刘群世子的才能,他留在使君身边相助才是绝佳之选,我自会告知大王。”
      其实拓跋猗卢并没有详细要求到让刘群去做质子,只是提出了要刘琨的儿子,因为拓跋猗卢并不知道刘琨还有一个长子刘遵,毕竟刘遵的光芒完全被刘群掩盖了。
      作为质子只需要是刘琨的直系血脉便可,刘遵作为长子,哪怕不是嫡出,拓跋猗卢也不会说些什么。
      卫操一直在雁门关逗留了三天,方才带领作为质子的刘遵和和亲的刘元姬北上。
      “定襄侯,请将此信转交给犬子,让他代替我护卫公子和小姐。”杨忠在卫操临行之前写了一封书信。
      杨逐乌重伤一直在草原修养,杨忠本想得到自己的幼子痊愈再命其返回,如今刘遵和刘元姬北上,杨忠便命杨逐乌留在草原。

第二百零三章 至亲出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