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封侯广武[1/2页]

重建大汉从晋阳开始 想开店的好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司马越的王府议会结束,刘舆也回到了他在许昌的府邸。
      与刘舆一同回来的,还有他的长子刘演、三子刘挹,刘演已过弱冠之年,颇有才华再加上又是世家,因此被司马越引为主簿,与父亲刘舆一同参与司马越的王府会议。而刘挹,同样因为父亲刘舆的关系,被司马越安排了撰写的官职。
      不只是刘演和刘挹,刘舆的五个儿子除了因为尚且年幼的除外,都有着官职,而且在五胡乱华之后更是分别效力东晋和后赵,这一点也反映了士族对于权力的垄断,只要是士族出身,有着一定的背景,那么就可以入朝为官。
      “父亲,新蔡王和博陵公,会援助叔父吗?”刘演面露难色,他虽是主簿,可在司马越的王府中却是地位最低的官职,与会议上完全不敢说话,于车上便思考这件事。
      刘舆刘琨兄弟二人关系很好,两人的子嗣也是如此,刘演、刘挹自小就极为敬重和佩服自己的伯父,如今刘琨北上心里一直忧虑。刘琨与妻子四人,再加上父母,全部前往了并州,独留刘舆一家在中原。
      当刘演和刘挹两兄弟得知刘琨大胜匈奴的消息,直接当场喜极而泣,默默的在角落中啜泣,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听见自己的长子这么说,同样无比忧虑的刘舆叹了口气“我亦担心越石与父亲,可朝臣所言皆无错,国都不容有失。东海王乃是新蔡王的兄长,新蔡王又曾是并州之主,或许会援助越石,只是那王浚......”
      能爬到司马越府中三才的位置,刘舆自然对如今晋朝的政局看的极为透彻,各地的刺史和郡王,根本不会听从如今朝廷的命令,哪怕王浚曾是司马越的盟友,还听从朝谴与司马腾一同出兵匈奴,可事到如今,王浚的羽翼已经丰满,早就不再需要听从司马越的命令了。
      更何况司马越还没有强行让王浚出兵,仅仅是一封书信,以王浚的性格,是绝不会出兵帮助刘琨的。
      刘演叹了一口气,还年轻的他对于司马家已经产生了失望,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叔父都是晋朝的忠臣,所以刘演也还是希望晋朝能够收复并州的。
      父子二人虽都在司马越府中,刘舆又身居高位,可却都是文官,并没有实际的军权,也无法像卫操那样能够直接干涉拓跋猗卢的决策。
      刘挹见父亲和兄长心情如此沮丧,便试图宽慰的说道“父亲莫要担心,既然叔父已经和拓跋鲜卑结盟,那么就算新蔡王与博陵公不会出兵,匈奴人也会投鼠忌器,更何况群弟勇武非凡,遵兄沉重冷静,定能护卫叔父周全。”
      “但愿如此吧。”此刻的刘舆,头一次懊悔起自己一心钻研文人之道,没有像刘琨那样的武勇,这就导致了他现在只能在许昌,瞪着眼睛眺望晋阳,却什么也做不了。
      刘舆刘琨兄弟二人,一个是司马越的司徒左长史,府中三才。一个是并州刺史,当朝悍将。两兄弟一文一武,一内一外,不知道羡煞了多少士族,他们都渴望能够像刘舆刘琨兄弟二人这样,仅凭两人就足以比肩如今西晋最顶尖的士族。
    &n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封侯广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