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复城墙[2/2页]

重建大汉从晋阳开始 想开店的好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宜的粘合剂,那么无疑就是水泥了。
      其实在水泥没有出现以前,聪明的古人就掌握了用石灰砂浆和黄泥黏土混合其他粘稠物的方法。
      只是用这样的粘合剂,去修复裂痕的城墙,并没有水泥那样牢固。
      而且石灰的制作也不困难,第一步自然是找寻石灰石,像晋阳城这样的大城,在府库里面就有些大量的石灰石备用,匈奴人闯入晋阳城烧杀抢掠,唯独对石灰石没有兴趣。
      找到石灰石后,要架起一口口大锅,这不是为了熟饭,而是烧制石灰石,烧制石灰石需要高温不断的煅烧才可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等到高温不断煅烧以后,石灰石将会变得无比脆弱,这时通过大锤等钝器打压,就可以变成粉末状的生石灰。
      生石灰制造的粘合剂还不算太过于牢固,刘群知道可以加入蜃灰和糯米水来增加粘稠度来让城墙更加坚固。
      糯米,这个完全都不用想,刘群他们一路北上所带的物资本来就不多,更没有糯米这种物资。
      而蜃灰的主要原材料是蛎壳或蛤壳,晋阳城位于内陆,自然没有海蛤壳和牡蛎壳。不过淡水河流中,也有河蚌,河蚌的壳同样可以替代蛎壳或蛤壳的效果。
      晋阳城位于汾河平原之上,汾河平原是由流经的汾河冲击而成,是一座毗邻汾河而建在平原上的城池。
      汾河的水量远比后世要大得多,汾河里面也有着大量的河蚌,刘群只需要命令一队骑兵,去晋阳城外的汾河里捕捞大量的河蚌,就可以收货所需的蜃灰了。
      河蚌可以当做食物,而河蚌的壳可以加入生石灰中制造更好的石灰粘合剂。
      当军士们带领大量的河蚌回来时,刘群的眼睛都瞪得老大,由于多年的荒废,不只是土地无人种植,就连河里的鱼虾和河蚌的捕捞也很少,这就使得汾河里的河蚌长得老大。
      古代的调味料十分匮乏,更何况刘群现在还是在如同废墟一般的晋阳城,唯一能够满足使用的也只有盐。
      不过刘群并不在意,对于他而言,有盐就足够了,要的就是河蚌的鲜味。
      刘群领着被征调徭役的百姓们,没有急着去修复,而是享受着河蚌的美味,可这也就导致了接下来几天,整个晋阳城的活人都开始闹起了肚子,还好如今匈奴骑兵短时间内不会出现。
      三天过后,已经烧好了大量的生石灰,河蚌的壳也足够了,就连刘群这个爱吃河蚌的,看见河蚌都不想再去吃了,更别说其他那些军士和百姓了。
      吃河蚌除了河蚌壳外,竟然还有着大量的珍珠,这让刘群十分意外。
      不过在这乱世,珍珠完全没有任何价值,于是收藏了一些品种较好的珍珠以后,刘群便命人将珍珠捣碎也加入了生石灰之中。
      加入了蜃灰的生石灰果然比普通的生石灰要粘稠和坚固许多,虽然远远到不了后世水泥的坚硬程度,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复城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