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陪伴刘琨的令狐盛在扫了一眼后,无奈的也站出来说“主公,世子虽年未及弱冠,可心思敏锐,才略惊人,大破匈奴屡立奇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有着原因。”
“吾等附议。”有了算得上元老的令狐盛带头,令狐泥、李擎汉还有薛义也紧跟着表示了支持。
见诸位将领都这么说,刘琨暂时安抚下了愤怒,不过还是眼神不善的看向刘群问道“是这样吗,群儿?”
“如若父亲不愿相信,那依孩儿之见,不如先休书一封,奏与朝廷,同时分别向博陵公与新蔡王求援,看其是否会行动。再定夺是否主动出兵,那也不迟。”刘群知道刘琨是很难接受他的建议的,于是干脆让刘琨写信,让他见识到王浚与司马腾的真面目,这样才能打消彻底想法。
如果集合整个晋朝的力量,想要对付匈奴人其实并不难,可如今的晋朝,司马家尚且不能一心,更别说像王浚这样的地方诸侯了。
这才导致面对以南匈奴为主的刘渊,却迟迟不能胜,反而被匈奴汉国攻到了洛阳城边。
刘琨上任并州刺史,本来就是司马越的一次赌博罢了,根本没有想过支援刘琨。刘琨却始终认为司马越对他有知遇之恩,相信洛阳不会不管他们。
刘群想要的是重振大汉,而不是做腐败无能的司马家的朝臣,想要完成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刘琨放弃对洛阳朝廷的幻想和鱼种,只有如此方才能真正独立。
匈奴人虽然暂时撤出来太原国,可以晋阳现在的力量,完全没有能力收复太原国内部的郡县,以晋阳现在的力量,最适宜的就是继续守卫晋阳,照收流民,发展力量。
刘琨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刘群直言不讳的评价朝廷忠臣和郡王,这不符合他坚守的忠君报国的信念。
不过刘琨也不是愚蠢之人,在听到刘群主动让他休书写信后,就决定一试,他也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太过于急功近利了。
作为一州刺史,朝廷重臣,刘琨也不能就这样放过自己在众人面前非议的刘群,于是便责罚道“刘群,你虽是我的儿子,可却狂妄自大、非议朝纲,此罪不可姑息,我念你对抗匈奴有功,即日起贬你与百姓一起徭役,修复晋阳的城墙。”
非议朝纲这个罪,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要是在洛阳朝会上刘群这么说,那么刘琨也很能保住他。
现在父子二人深处晋阳,远离朝廷,身边的也都是立志于驱逐匈奴人的义士,就算不责罚也没什么事情。
不过刘琨为了警示自己的儿子,不要狂妄自大,便责罚刘群去做徭役。
晋阳城虽不是一座巨城,可城池也足够容纳十万百姓,在经历过晋阳之围后,晋阳城的城墙变得更加残破,到了必须要修复的时候了。
军士还需要训练和守卫城池,想要修复晋阳城,就必须要无偿的征调晋阳城内的百姓去做徭役。
这对于锦衣玉食、自命高人一等的士族公子来说是很大的责罚,不过对于刘群来说确是好事。
第一百一十七章 非议朝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