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他依然将仁义放在了最前面,不认同刘群的做法。
“父亲,昔日蜀汉先主,也曾西进益州,夺取刘璋的蜀中之地,也是出师无名的不义之举。”
“但蜀汉先主明白,当时大汉衰败,魏武帝占据北方,那孙吴王又一心割据,唯有夺取益州才能有可能重振大汉。”
“如今你我父子,虽暂时取得了胜利,可比起匈奴人的百万人口和数十万军队,依然不过是螳臂当车。”
“为了我并州百姓,孩儿愿意承受骂名,还请父亲接受邬县的百姓,以及我汉人同胞。”刘群是何等的伶牙俐齿,直接以刘备的事例作为例子列举了出来,让刘琨直接哑口无言。
汉昭烈帝是绝对的仁义之君,刘琨极为推崇之人,将其视为榜样。
就连汉昭烈帝这样的仁义之君,为了重振大汉,都不得不出兵益州,以不义之名夺取了刘璋的领地。
他刘琨还没有汉昭烈帝那样的才能,如今却统御着整个并州,独自对抗强大的匈奴汉国,做一些不义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
刘琨气的眼角直跳,若不是想要保持名士风度,他早就想抽自己这个不孝子了。
无论是武力还是谋略,刘琨都十分欣慰,可围堵刘群一点没有继承他的名士精神,十分的诡诈,这是刘琨最为不满的地方。
李擎汉驱逐出部族的五千汉人部族的战士,并没有全部投奔晋阳,其中一千多人选择了跟随鲜卑王子拓跋六修。
鲜卑人愤恨匈奴人,双方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不过拓跋猗卢接纳了一些小型的匈奴人部族融入到了鲜卑人里面。
汉人部族本就不是匈奴人,拓跋猗卢又早已接纳了大量的汉人百姓,接纳起这一千多汉人部族的战士,鲜卑人内部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
四千多汉人部族的强悍战士正好缓解了如今晋阳城兵力不足的尴尬局面。
晋阳一战,虽然打败了刘曜,守住了晋阳城,可晋阳的汉人这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一战惨烈到,连郭玲这样的女流之辈和丝毫没有训练过的百姓都加入了战斗,可见伤亡是多么的巨大。
原本刘群的骑兵和刘琨的护卫,五千多的将士,在经过治愈后,活下来的不足三千,其中还有数百残疾无法继续参军。
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晋阳,那么晋阳还是一个危城,而观望的百姓,就不会选择来到晋阳投奔刘琨。
而没有百姓投奔,就不会有人口招纳士卒,使得晋阳城陷入死循环。
结束这个死循环唯一的方式,就是打败匈奴人以后,依然有着足够的兵力,给并州的百姓们看到希望,他们才愿意来到晋阳城投奔刘琨。
经过晋阳陷落成为废墟鬼城以后,如今的晋阳城再一次重获生机,有了六千的将士,以及近万的百姓。
虽然这样的人口和兵力,还不如没有沦陷的几个大洲内,一个普通的郡县郡兵和人口多。可这也是刘琨父子打败匈奴汉国的基础,重振大汉的第一步。
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获生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