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赞扬了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的美得,刘群前世生活的现代,也有着如同愚公一样的一群人,用一双双手,于群山之中凿出了一条山中水道。
而隐蔽在山中邬堡的郭家,也同样是通过锲而不舍和一代代人的努力,用不算锋利和顺手的工具,成功凿穿了山体,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山谷。
太行山虽不比那些有名的群山,可也是大自然创造而出的杰作,在没有经过数千年华夏大地上的居民开采和挖掘的一千多年前,太行山周围也有着许多奇山异石。
当然郭家邬堡所在的山谷,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三面环山,有着一面开口,可这道开口并不是开在西边对着太原盆地,而是开在东边,位于太行山的山峦之中。
也就是说,就算发现了郭家邬堡的位置,想要进攻这里,也只有两条路,要么攀爬陡峭、险峻的山峰,要么就只能走位于山峦之中的这一东侧开口。
而刘群他们进来的山洞,虽然位于东侧,可却极为隐蔽,而且内部狭窄,匈奴人就算是发现了这里,想要从这个山洞攻入山谷之中,也难如登天,一不小心就会全部折在里面。
匈奴人本就是擅长骑兵作战,与山林之中战斗力已经被火头军证实了有多么拉胯,而且郭家邬堡还不停在修缮东侧开口的城墙。
不停的有百姓搬运石块和废土,依山而建发邬堡城墙已经修的有三米高了,而且还在不停的扩建增高。
不同于征调徭役,百姓的不满和敷衍,他们在建造能够保全自己于匈奴人占领的并州的邬堡城墙时,可以说的上是极为卖力了。
甚至刘群还能看到,有五六岁的孩童,也用自己的那一份力气帮忙。
除却建造和加固邬堡城墙的百姓外,邬堡内还从平原和山坡上开垦了农田和梯田,由于没有河流形成,灌溉农田和生活所需的水,都是通过邬堡内一口口深井来满足的。
后世由于过度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可在古代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要让精通风水地理的人找好地点,不需要挖掘特别深就可以挖出水井。
不过郭家邬堡内,也很明显等级分明,有着豪华的区域和贫苦的区域。
豪华的房屋都是由纯木结构打造,位于谷中深处,依山而建俯视整个山谷,依然是上位者郭家自然的居住地。
而贫苦的区域,则是茅草搭建的简易房屋,勉强能够遮风挡雨,这里居住的就是郭家邬堡收留用来做杂活的逃难百姓。
这些百姓的生活条件明显不怎么样,不但穿着破旧,而且一个个面黄肌瘦,与那些衣着考究的郭家族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乎郭家邬堡内所有的重体力,耕地开荒、挖山建墙这些,都是由这些贫苦的百姓来做的,而郭家人则是只要负责监工。
不过这并不奇怪,谁让郭家才是这座邬堡的主人,如果不是他们收留的话,这些百姓甚至无
第一百零二章 堡内流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