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 理想主义[1/2页]

重建大汉从晋阳开始 想开店的好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鲜卑与匈奴一样,都是由各个部族组成的联合政体,在鲜卑的军队之中,不只是有拓拔部族的鲜卑人,还有少量被征服的匈奴人和乌桓人。
      这一次南下并州解晋阳之围,拓跋猗卢更是调集了五万骑兵,浩浩荡荡的南下。
      这让刘群不禁皱起眉头,有一句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他十分担心鲜卑人这一南下,就不离开并州了。
      卫操也看出了刘群的担忧,他与刘群一起骑马,便说道“世子无需多虑,大王他对并州的土地没有多少兴趣,待到晋阳之围解除,他也就会回归草原了。”
      “多谢先生相助,如若没有先生,我父子二人恐难以抵挡匈奴人的攻势。”刘群拱手感谢卫操,如果不是卫操劝拓跋猗卢,又告诉了他鲜卑人缺粮,他也不可能这么轻松的让拓跋猗卢出兵。
      对于刘琨,卫操极为敬佩,便回答道“这是操应该做的,越石公大义,我北境百姓无不赞颂其坚决。”
      自刘琨被任命为并州刺史以来,天下都开始关注这位前往沦陷之地赴任的刘姓刺史。
      随着一场场战争的胜利,刘琨抵达了沦陷多年的晋阳城,这让整个天下的视线都放到了这座废墟之上。
      谁都想知道,晋阳之战究竟会鹿死谁手,究竟是刘琨能够守住晋阳城,进一步收复并州,还是刘曜能够打下晋阳城,彻底占领并州。
      卫氏伯侄小子拓跋猗卢是没错,但他们心底里还是认可自己汉人的身份,同样希望刘琨可以光复并州打败匈奴人。
      “如今晋阳城残破,整个并州百姓十不存一,我父子兵微将寡,又没有能人辅佐,纵使解了这一次晋阳之围,那么下一次匈奴人再犯,又当如何?”刘群颇为伤感的说着,语气满是悲怆,一副壮士陌路的感觉让人动容
      其实这句话是刘群特意和卫操说的,他知道卫操乃是大才,否则绝不能被拓跋猗卢如此信任,在拓拔鲜卑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能够得到卫操的帮助,那么抗击匈奴就会容易许多。
      纵使卫操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自然察觉到了刘群这是想要招揽自己,于是婉言拒绝道“可惜小老儿已经年迈,要是再年轻个二十岁,一定追随刘使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若父亲能够得到卫老的帮助,那么就如周文王遇到了姜尚。”虽然听出了卫操婉言拒绝,可刘群是谁,脸皮多厚,又一次发出了邀请。
      甚至刘群还将卫操比作了姜尚,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只可惜,卫操不会因为刘群的一两句话,就选择放弃自己耗费半生才换来的一切,于是直接不在言语,任凭刘群尖牙利齿也毫无作用。
      卫操虽然无法拉拢,然而卫雄却有了兴趣,他来到刘群身边主动问道“世子,不知越石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比于卫操,卫雄更加年轻,也崇拜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他得知匈奴人背叛并抢占并州以后极为愤怒,甚至想要杀回并州去,只是被卫操拦住了。
      而对于孤身北上的刘琨,卫雄十分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接受如此九死一生的任务。
    

第八十五章 理想主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