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也就是娇耳,本来是为了帮助苦难的百姓们祛除风寒才发明的。
因为古代的饺子经常与汤一起煮食,所以更像是馄饨,在三国时期就被叫做“月牙馄饨”,而南北朝时期则是直接称为“馄饨”。
出来牛羊,刘群从中都郡带走的物资里面,自然是有着高粱和小麦等北方常见粮食的。
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居民的只要食物是粟米和高粱。魏晋南北朝后,麦和稻才逐渐兴起,取代粟米和高粱的主食地位。
为了做饺子,刘群便提前让士卒们将需要用到的高粱和小麦等粮食找了出来,准备将其研磨成面。
谷中营地的一切都是将士们一草一木建立起来的,自然没有磨盘这种东西,不过还好人够多。
于是刘群便给将士们放了假,将他们召集了起来。
刘群一改往日的严肃,笑着大声对士卒们喊道“将士们,年节将至,虽然我们现在身处险地,但也绝不能忘记年节。”
“虽然现在太原国被匈奴人占领,他们时刻想要抓住我们,不想让我们过上一刻安宁的日子。”
“但这一次我们就是要好好的过年节,告诉那群匈奴人,我们汉人从来没有屈服!”
“为了过好这个年节,我准备与薛家寨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过。”
“我们是客,自然要赠予薛家寨的父老乡亲们礼物。”
“因此我决定,我们要包娇耳,让火热的娇耳驱散冬天的寒气,让美味的味道让我们与薛家寨的父老乡亲们一起享受年节的到来。”
将士们与刘群一样,自打受到征召以来,每天想的都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脑袋,去向匈奴人复仇,还有训练,也没有注意到年节将至。
就算是注意到的,也没有想过在军营之中度过年节。
刘群的一席话,瞬间就让将士们欢呼雀跃起来,欢呼声响彻在谷中,还好雪已经压实,否则很可能引起血崩。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将士们太需要一个节日了。心中仇恨和怒火的挤压,让他们长时间处于的精神紧绷的状态,急需要放松心神。
对亲情的渴望,还有对家人的怀念,也让将士们需要有所寄托。
而年节的到来,就能恰好同时满足将士们放松心神,还有寄托怀念。
这种集体性的趣味劳动,也能进一步拉进将士们之间的关系,减少彼此之间的隔阂。
因为加入时间和身份的不同,两千人的骑兵也分为了三个派系,幽州骑兵为首的幽州派,为了复仇而加入的并州派,还有本是并州人但曾经效力匈奴人的一派。
派系这种东西难以避免,拉帮结派是华夏民族的独特特性。但拉帮结派却会削弱战力,导致在战斗之中勾心斗角,互不相帮。
在刘群的安排下,三个派系的将士被打散组团,以小团队为群体去完成研磨面粉的任务。
原本并不怎么接触的派系将士们,在年节将至的趋势下,也都放下了往日的隔阂,卖力的投入到了研磨面粉之中,每个人都是有说有笑的。
第五十八章 年节将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