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五章 便携手弩[1/2页]

重建大汉从晋阳开始 想开店的好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薛蜀一直跟在刘群身边,在发现刘群在羊皮上刻画的图纸后,惊叹道“世子你这描画的,可是弩机?”
      “然也。”刘群点了点头,同时停下思考弩机的细节。
      当了几年社畜,再加上重生的这些年,前前后后二十多年的时间,如果不是记忆够深,刘群绝对画不出来。
      薛蜀紧盯着刘群画的弩机图纸,过了好一会,才幽幽的说道“如若小老儿猜的不错,世子所画的是连弩?”
      “薛老,你竟然识得我这是连弩?”刘群颇为惊讶,对于外行人来说连弩和单发弩是很难辨识的,更何刘群画的还是小型便携手弩,这个时代的人纵使是有经验的,也会认为是单发弩。
      面对刘群的疑惑,薛蜀则是笑呵呵的说“小老儿有幸,曾经见过诸葛丞相设计的元戎弩,其构造与世子所画颇有相似,方才发表见解。”
      除了秦弩,最家喻户晓的,一定是蜀汉诸葛丞相以及其妻子黄月英一起发明创造的诸葛连弩了。
      诸葛连弩,又名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在冷兵器时代,拥有着超强的火力。
      只是诸葛连弩也有着它的弊端,那就是诸葛连弩的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否则以诸葛连弩连发十矢的火力,用于对抗曹魏的骑兵也可以无往不利。
      薛蜀幼年生于蜀地,父亲参加过无当飞军,也亲眼见过元戎弩,可谓见识不凡。
      “我这确实是连弩,乃是根据马钧的连弩进行改良,不但可以连发,而且改善了大小,能够便携携带,以便单兵作战。”刘群自然不能说他的连弩是自己根据后世的连弩画的,编是自己设计的就更容易引起怀疑,于是说是按照马钧的连弩进行改良的。
      三国时期真正的大发明家,那么一定是效忠魏国的马钧了,马钧不但于军事上改进了诸葛连弩还有投石车。
      马钧改良的诸葛连弩,基本上实现了变小变轻,能够普及到单兵,然而造价却极为高昂,箭矢也需要特制,这也就导致并没有普及开来,以至于到后世失传。
      于其他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还原了一度失传的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
      对我国古代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否则指南车很可能和地动仪一样失传,导致我国发明指南针的速度延缓不知道多久。
      只可惜,古代封建社会对于科技人才并不在乎,马钧许多发明创造都失传了,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傅玄就曾经评价过马钧的才能,可以比肩鲁班、墨子还有张衡。
      这次轮到薛蜀惊叹了“世子你竟然还精通机关之术?”
      “略懂略懂。”刘群敷衍着薛蜀,他这种有着穿越知识,但缺少基础的人最怕的就是有人刨根问底。
    

第五十五章 便携手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