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也知道,想要让意志坚定的令狐泥投降并不容易,他也没有着急,而是让李擎汉将令狐泥带入他所在的营帐里循循善诱。
李擎汉的营帐位于刘曜大帐的右侧,这里的士卒基本上都是汉人的后裔,由李擎汉这些李陵后裔统领。
汉匈之战数百年,双方都有互相投降对方的事情,这并不奇怪,为了管理那些投降的汉人,匈奴大单于干脆交由同为汉人的李陵家族统领。
数百年的时间,李陵后人所在的部族,一跃成为了五大部族之外,中型匈奴人部族之中的佼佼者,有着数万人,青壮控弦之士亦有上万。
李擎汉与令狐泥相对而坐,李擎汉看着令狐泥便劝说道“建威将军将勇士你转交给我,就是希望用我之口,劝说你加入我匈奴。”
“李将军我敬你,是因为你是飞将军的后人,如若要是劝我投降匈奴人,那还请莫要多言。我令狐泥之才虽浅,但也知晓苏武牧羊的故事。”令狐泥的回答也很干脆,他不会因为李擎汉是李陵的后裔就会同意投降匈奴,同时还将苏武搬了出来。
李擎汉听到令狐泥提到苏武,直接触动了他的心底。李陵与苏武处于同一时期,身为大汉使节的苏武宁死不屈,恪守忠贞之士,于北海牧羊,终归大汉,被后世所敬仰。
而李陵,虽然是迫于无奈,可终究是投降了匈奴人,气节上就差了苏武许多。
李擎汉这一代,再次接受汉化,让李擎汉真正见识到了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甚至李擎汉极为崇拜险些将他李家灭族的汉武帝。
南征闽越,东征朝鲜,北击匈奴,西拓千里,此功绩也只有统一七国的秦始皇所能比拟。虽私德上和晚年有所欠缺,但人无完人,作为君主来说汉武帝绝对是武将心中的雄主。
虽身在匈奴,可李擎汉他们这些李陵的后人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汉人的身份,一直说汉化、习汉俗,俨然是匈奴人中的另类。
南匈奴被魏武帝曹操打败,分为五部归到中原时,李擎汉的爷爷便极为兴奋,本以为可以再次报效大汉,谁知到了李擎汉这代却再一次被逼谋反。
李擎汉低下了头,感慨命运弄人“我怎会不愿报效大汉,可先祖蒙冤,我出身于匈奴人的土地,过着匈奴人的生活,实乃身不由己啊。”
令狐泥一听李擎汉有心回归大汉,立马激动的劝道“李将军,如今何尝不是一个机会,我主并州刺史刘琨,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武帝同父异母的胞兄,汉室正统。”
“若能得到李将军你的相助,李家再一次报效我我主共兴华夏,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令狐泥没有说出了刘群就在河对面,也他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说出情报,留了一个心眼,只是将刘琨说了出来。
“可是那刘琨,刘越石?”李擎汉作为匈奴人一部首领,自然也知道刘琨北上赴任并州刺史一事,这不禁让李擎汉有些意动。
&nb
第二十九章 身不由己[1/2页]